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數位典藏這回事…


------------------------------------------

數位時代很迷人,但也不要忘記數位化的目的與意義

------------------------------------------

昨天參加博物館學的研討會,主題是博物館典藏登錄管理,演講重點是在講博物館將自己的館藏資訊公開,提供一般民眾、學生、乃至學者的使用。下午則是數個博物館分享自己建立館藏紀錄的問題與心得。

館藏系統,在圖書資訊學的領域,是一個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而對使用者的需求做服務,也已行之有年。但在博物館的場域中,卻不是如此。從昨天的演講,可發現現今博物館從業員的對館藏登錄的認知,以及困境有以下幾點:

認知—
1. 缺乏資料庫建置的技能、常且戰且走,沒有先規劃,因此登錄格式莫衷一是,甚至有些館沒有完整的館藏目錄。

2. 沒有建立館藏政策,不知甚麼該收、甚麼不該收,也可能變成幫人清理垃圾雜物的角色。

3. 有能力建立數位資源者,因為博物館缺乏介面研究經驗,也沒有做過太多使用者調查,可能只依個人或數人的見解來建立數位資源。

困境:
1. 許多館連建置工作人員使用的館藏系統都沒有經費人力,或是缺乏對館藏通盤了解規劃,遲遲無法整理好資料、建置基本目錄或系統。領導人的想法也可能阻礙館的各項發展。

2. 許多館連文物維護、庫房都成問題,登錄典藏的意義也失去了,因為館藏逐漸壞死。

從這次研討會分享,發現許多館的心願,其實就是能有完整的館藏紀錄,初步的查閱系統供工作人員使用、有庫房能做文物收納。以往待在圖資界,藏品是一本本的書,只要有空間、有書架,其實就能開設。除非是珍貴古本手稿,書籍維護也不是真的要這麼提防。館藏系統,也是招標就有固定的系統可供選擇。但在博物館,每個館的系統需要差異甚大,無法建立既有系統給大小館使用。而且空間、文物要求的環境,不盡相同。有些館文物脆弱難維護;也有的館,館藏並不需要維護,再買新的就好,因為皆是複製品,保有原建意義不大。這些問題,似乎在行之有年的數位典藏計畫,一直沒有獲得解決。

以前在圖書資訊系的觀點,數位典藏計畫的檢討大概著重在系統建置、維護、利用狀況。而在博物館的角度看數位典藏計畫,更能感覺到,其問題不只單純的系統為維護、成果喪失而已。而是根本的文物保存還沒達到,即要做數位典藏。元件的朽壞都未能阻止,是否還要致力於數位系統建立?收藏文物的博物館館務阻礙連連,收藏辦展皆有困難,數位典藏系統建置後,如何進一步行銷文物?這些問題似乎無解。館內的館藏管理各方面都尚未就位,想要推動任何「加值」活動,似乎都是徒勞無功。或許推動數位典藏的政府單位與學術單位,和眾多擁有文物的博物館,應該坦承公布,而不只是博物館人員自己交流,這樣根深蒂固的問題,才有化解的可能。而在上者是否願意快刀斬亂麻從最基礎開始,重新思考數位典藏的意義,是最艱難,但也最關鍵的一步。事實令人驚愕,但仍要去面對。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新科技in博物館- multitouch table


==============================================
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它


這篇文章拖了好久才生出來,不過應該還不算太過期。最近有去看雍正大展的人,大概都會注意到,在現場有一個多點觸控的電子書桌(multitouch table),它以不同的小人偶做為觸發裝置,可以切換到不同的桌面畫面,有像是軍機處奏摺、書畫、瓷器等圖片,可用手指作放大、縮小等動作,吸引不少參觀者的目光。很可惜故宮沒在網路上放操作的資料,所以大家請參考這個影片,就可以知道大概使用的狀況。這是微軟2007年的宣傳影片,大致上就是一個設備放上去,底部紅外線感應訊號,資料讀取加上觸控介面,把資料放進設備沒有使用。

將這樣的新科技使用在這個展覽,我覺得是不錯的嘗試,但是其實還是使用得略嫌單調。我總在想,要是畫面能模擬整個養心殿讓參觀者用觸控探索,選擇想知道的藏品做各種角度的放大觀賞(器物360度翻轉),那對於這樣的科技使用,會是更加適當的。因為電腦其實原本就已經做到360度看文物的功能,再連結上多點觸控,想必能有更令人驚艷的效果。

新科技的進展很快,像是微軟2008年的影片,面板的觸控更細緻反應更好,還可模擬水波、圖紋設計預覽等,對於展覽體驗設計,也能帶來更多的思考。

==============================================================================
另外,新科技使用的一大障礙,常常就是金錢的問題。微軟或蘋果發展出的多點觸控書桌,造價頗為昂貴,很多小博物館不可能去使用。但是,科技是人創造的,現在網路上有不少資料將你自己打造多點觸控設備。有三台以上的紅外線發射器、電腦、透明面板,就能做出簡單的多點觸控功能。教學網站在此,雖然自己是科技白癡,但是以後有機會也想來玩玩看,也可以讓展場生色不少。

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飆未來」未來主義展觀後心得


Umberto Boccioni: Unique Forms of Continuity in Space, bronze, 1175×876×368 mm

==============================================================================

動態的靜態,在這裡發生

現代藝術中不少創作突破人類的視覺侷限,以及到十九世紀發展至完熟的學院派技法,未來主義也是其中一員,它將現代科技帶入視覺世界,對畫作的「再現」創造出另一種可能。

未來主義(Futurism)是由詩人Marinetti倡導而產生的運動(movement),它們認為義大利不應固守文藝復興已降的藝術傳統,而是要更有現代性,機械、動力等概念融入藝術。而其最大的突破,就是將物體不同時間點的狀態,同時並置在一個畫面。這是繼立體派在一個畫面中呈現物體多面狀態後,對物體型態描繪的一大新嘗試。因為機械動力出現,未來主義的畫家描繪快速移動的火車、飛機等,即便是騎馬者、自行車手等,也呈現出一種快速移動產生的動能。也有些創作是以色彩折射表現一種靜中有動或說有變化的感覺,這讓畫不是凝結在一刻,而會讓觀者想像接下去可能的畫面。甚至透過線條表現的動態幅度,也能展現聲音頻率,將聽覺視覺化。



未來主義的實驗有許多可說之處,但到了展覽現場,最吸引我注意的,還是展覽本身的擺置效果。由於未來主義的作品有許多線條變化,展場使用全白極簡,但動線布置成「之」字型,與畫作中常出現的表現速度的銳角相配合,牆面與地面以黃色漆上尖角或圓弧的幾何圖形,與作品本身非常搭配。沒有任何裝飾的牆面,讓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畫作上,並且凸顯畫作配框的用心和畫作的令視覺迷亂的用色及線條,中間陳列雕塑與服裝設計,不會感到視覺太擠,是相當不錯的布置。掩蓋掉中正藝廊原本古典的天花板及方正格局,整體空間與未來主義相襯,創意而稜角分明。

未來主義是一個很近代發展出來的派別,時間維持得也不算長。它的開始與存在集結了文字論述以及許多藝術家的常識,吸收許多現代藝術重要派別的成分,如抽象、立體等。展覽名稱取作飆未來,也指出了未來主義充滿理想、脫離既有概念,以及實驗的精神。它的魅力藉由這次展覽充分讓台灣人感受到,相信能夠不斷持續發酵,引發大家的展新的思考。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眷戀龜山活動行記


=============================================================================

簡樸破舊的眷村,隱藏多少光陰的故事?

-----------------------------------------------------------------------------

因為研究所的迎新,因此參加了桃園縣龜山鄉的「眷戀龜山」深度文化之旅,一天的行程帶領參觀者了解龜山鄉從清領到民國的發展,主打全台灣難得整村保留的眷村- 憲光二村,是許多電視劇如「光陰的故事」、「蟹足」的拍攝地點。同時為了保存憲光二村的器物並作展示,也設立了一個眷村故事館,由眷村原住民做義工講解。在一天緊鑼密鼓的行程後,有些心得,為文記之。

整個行程最吸引我的是創辦者的熱誠以及當地居民的踴躍參與。眷村文化的保存以及眷村故事館的成立,是在社區整體營造的計畫下開始推動,社區找尋自己的文化、特色,並透過社區全體的人努力經營。之後又有地方文化館的計畫,幫助地方建立文化機構。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人的發想與熱心。憲光二村保存的契機是由於現任眷村故事館的館長在就讀銘傳大學時期,適逢銘傳在龜山增購校地,擴建校區,但宿舍卻還沒蓋好,學生必須自己找住處。在四處搜索後,竟選到了憲光二村做為居住地點,因此對眷村產生興趣,並矢力維護。因為創辦者的熱心,漸漸的,鄉長、居民都連成一氣,致力保存眷村,讓它不被當作危樓拆了,還帶動更多其他的地方一起保存眷村,同時龜山鄉的文化營造,也越來越熱絡。

上午第一個行程是前往405高地,了解龜山鄉的自然生態,認識植物;中午享用眷村的代表性食物- 水餃、酸辣湯、滷味等;下午則是開始逛古蹟,有清領時期興建的媽祖廟、有日據遺留的神社、最後到憲光二村及眷村故事館,結束一天的行程。有遊覽車跟一整天,民眾需負擔500元的導遊和保險費用。

整個行程的安排,以及解說都很不錯,費用也是大多數人能負擔的,對民眾很有吸引力。但我覺得可惜的是導覽的系統性不夠,一下自然植物、一下是廟宇建築、一下眷村,加上四處遊歷的疲累,最後整個旅程的效果反而打折,如果可以讓旅遊的重點更清楚,或許比較能消化。導遊們有時說詞不一致或內容重覆,也值得改進。

然而更讓我在意的,是參與文化營造的居民們,無論是解說廟宇的義工、眷村的老爺爺奶奶,都讓我不禁想到,當擁有記憶的一代人皆凋零,接下去的接力傳承,該如何進行?運作會受到甚麼影響?會不會像有些國外營造社區博物館的例子一樣,漸漸失去地方特色和當地人參與呢?地方營造是需要許多熱情的,希望眷村故事館能繼續走下去,因為它而凝聚起來的人群和記憶,能長久的流傳。

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台南奇美博物館參觀心得



=============================================================
奇美博物館的藝術品擺設大致就是像這樣,會家具與畫交雜擺設,很像貴族住家。


這個暑假沒特別出國遊覽,但是還是有在台灣四處玩玩。這個暑假因為去南部親戚家,也順道去了在私人博物館中頗為知名的奇美博物館一遊,參觀下來,覺得私人發展的博物館面貌,與台灣許多大型國立博物館的風貌真的有相當大的不同,作文分享一下感想。

奇美博物館的占地寬廣,約兩千多坪;是奇美企業公司用地的一部分,免費參觀但是需要登記,有展品的地方是一樓和樓上五、六、七、八這四層樓,內容五花八門,有畫作、雕刻、家具、世界各地樂器、兵器、動物標本等。首先,先列出奇美博物館與公家體系下的博物館的差異。

在空間配置上,奇美博物館較為混雜,畫作雕塑雜放,還會有名貴家具擺放期間,與一般將展品分門別類擺在不同展示室的狀況大不相同。且有許多挑高兩層樓的公間擺放巨型畫作,看起來十分壯觀,這是國內許多博物館無法做到的。非藝術品類的展示品,如樂器、兵器、標本,就較集中於一樓層擺放。整體空間安排,讓人覺得自己置身貴族的家中,有著許多名貴擺設,而不像博物館。

在展品選擇以及擺置上,因為展品為私人購買,因此個人喜好的成分較大,也可能做較有彈性的展示擺設,像是以 “親情”為展覽主題、或是購買許多音樂家雕塑頭像做音樂家介紹、用歷史畫作介紹歷史人物等,都是很特別的安排。因為博物館所有者重視藝術教育這一塊,有一個廳有西洋美術史的簡介,並放一些展品做舉例。這些主題式擺置雖會讓展品的時間、風格等脈絡不太清楚,不過也讓觀者有不一樣的收穫。另外由於所有者之故,奇美博物館特別闢一區許文龍一家的作品展示區。

在展場解說上,奇美博物館較為不清楚,有些作品沒有解說。而且因為擺置的位置常在天花板附近,要對解說和圖片不是非常容易。有些解說特別強調借展紀錄,不是很常見。在兵器或標本等物品的擺置上,最可惜的地方是過於擁擠,而且只有名稱的牌子,感覺會走馬看花。

奇美博物館整體給我的感覺,像是一個人興趣的展現,雖然雇有館員,作展覽解說,但收藏的方向還是偏向個人趣味,收藏五花八門。但在觀賞上,對於不常接觸博物館的人是較親和的。除了票價免費,主題也較適合初次參觀藝品的人,確實符合創辦博物館時,想要增進民眾對藝術接觸的目的。寬廣的展場,對展品布置也能有較多彈性。從這次參觀,也可以看到私人成立的博物館可以有較不同的嘗試與作為,讓我思考博物館還有哪些可能性。奇美博物館的展覽空間令人讚賞不過想要國內藏品眾多的大型博物館能有和奇美博物館一樣充足的空間調度,恐怕不是這麼容易的。經費與行動力,都是公立博物館的障礙啊…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數位典藏和數位博物館



文化事業,漫漫長路其修遠
==============================================================================

博物館數位化這個議題,有技術面、管理面、經費面等問題,許多計畫常無法兼顧每個面向,難免有所失忽,而且真正讓人想要利用,就必須資源量夠多、好檢索,單一個館想要夠具參考性、且有足夠人力經費來設置系統,除非是大館,否則十分困難。但如果幾個單位聯合起來做數位化,那麼便能有規模經濟的效果,可以具備充足的藏品,人力財力的負擔也會減輕。但如何能達到合作的效果,就有賴良好的規劃。

因為在台灣許多重要的博物館都是公家單位,因此政府補助也就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來的打工是整理國家文化建設相關的檔案,發現不乏許多大型的文物數位化計畫,下面補助的子計畫多達數十個,其中自然包括大大小小的文化中心、博物館等。這些機構雖然規模不大,但聚集眾家館藏後依舊十分可觀。同時藉由計畫規劃,藏品性質相似的館可以一起合作,如歌仔戲相關文物,宜蘭縣文化局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就可以一起合作整理。但是仔細觀察實施成果,卻也發現計畫容易出現的問題:

1. 虎頭蛇尾,沒有持續維護
許多大型計劃都要大筆金錢來運作,很容易頭幾年的熱潮過了就彈性疲乏,經費不足,也就無法好好維護系統或加值內容。

2. 廠商的系統不合需求
在協助系統設置或建檔的廠商上,有時招標的結果不甚理想,甚至可能成品完全無法支援需要。可是結案了,廠商也不必負責,最後又要重新來過。

3. 缺乏整體規劃方向
計畫會無以為繼常是因為各機關東一個計畫西一個計畫請款,但統籌的工作沒做好,例如資料呈繳中央機關後沒有良好整理,重要文件像是圖像的授權同意書零落散失,這都會變成妨礙數位成果公開的阻礙。沒有整體發展方向,也會讓贊助越來越少,政府沒錢了計劃就無疾而終,無法永續發展。也常有前後任負責人作法不同,難以交接的狀況。

綜觀大型的數位典藏計畫,只能說路遙知馬力,一開始的良好理念,能如何被實施、實施多久,其演變發展充滿變數。然而我還是認為政府支持的大型數位典藏會是博物館數位化的好方式。雖然路像是漫無止盡,但只要持續有做、有人投入,成果還是值得期待的。當然第一步,就是善盡我工作的職責,把雜亂的檔案整理好,授權文件找出來,跨出嶄新的第一步。

這篇文某程度上,是打工日誌吧…就算是不太用腦的工讀生工作,也有不少驚喜秘辛在裡面的~~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物質與精神的比重




==============================================================================
唉呀,不知道要放什麼圖,就放一張我看了順眼的吧~~這樣看書挺舒服的 (這是物質>精神的作法,不知道我再說什麼的請一定要看看下面的文章喔~)<< 不好的自我推銷 (話說這張圖也有點呼應題目耶~不知道什麼意思的人不要問作者,要有慧根...)

極短篇,主要是紀錄靈光一閃想的,極端不成熟的假設。

物質性和精神性是相對兩端,但卻很難完全分開討論,可說彼此是互有牽涉的。而這兩個面向讓我突然想到人在博物館欣賞展品時,對接收外物的一些解釋。實際現象的取材,就是自身小小的觀察。

假設觀眾看展覽是物質重於精神,那麼欣賞展覽與否,其實在看到展覽品時就已決定相當大的成分,看不順眼就是不順眼,導覽再解釋創作意念和背景,也很難影響觀眾對展覽的評價。而在這個面向上,除了展品,展覽空間布置和舒適與否、乃至交通方不方便人潮眾不眾多也是重要評判標準,做得好一樣能拉高觀眾對展覽的評價。

而如果精神面重於物質面,則是對導覽會很重視、覺得來看展覽就是要"學到東西",沒辦法接受自己霧裡看花的走完一個展場。原本覺得不怎麼樣的展品,有可能因解說產生共鳴,而對展品另眼相看。

一般觀眾是這兩個面向的混合體,只是比例混合不同,而是否可根據觀眾意見的統計,根據這兩大面向,設計更好的博物館空間及展覽模式,令我不禁好奇是否已經有相似的研究了,這樣的簡化似乎比較容易量化...說不定還可以用這兩面向,下面設計細項,作權重計算,作觀眾意見較有系統的量化。不過最有可能,這就只是一個看看無研究驗證的model...

不過就如大家所知,分類會造成侷限,又是否要這樣分類呢,這兩個面向的分類有根據嗎?人的認知狀態會對欣賞展覽有多少影響?嗯嗯,有待研究...這只是一個放起來存的假設

儲存完畢。

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After the Festival- 我看大型活動



=================================================================================

自家拍的高雄世運煙火秀,拍照時機難抓,這張算是不錯的。世運舉辦期間每天都會放煙火,美麗絢爛之餘,燃放煙火後的煙硝味和炮殼紙屑,又給我一種縹緲空無感。

=================================================================================

這篇文章的撰寫來由是因為最近剛落幕的高雄世運,以及9月要在台北展開的聽障奧運。舉辦大型活動是吸睛,做得好也可以吸金的機會,對於擴展知名度或宣示自己的理念形象,是相當有用的一招,而世運或聽障奧運這樣的活動,更可以說是此類活動的代表。藉由運動聚集各國人士,舉辦大型活動、建築大型館舍、整治環境,都是為了將自己的美好國家形象傳達出去,也是對自己國力、主權的宣示。

能夠承辦這樣的活動自然是一個展現自己的大好機會,但如果規劃失當,也會成為眾矢之的,或是讓這個活動沒有達到原本預期引發的效應。世運跌破眼鏡衝出好成績,觀看人次比原本想像的多。各種慶祝活動讓高雄市在舉辦的四天期間變成了熱鬧的不夜城。且因為舉辦世運,使總統可以上台發言,讓全世界都聽得到,這些都是這次高雄世運做出的成果。而原本被預期會表現較佳的台北聽障奧運則嚴重出包,泳池10條水道只蓋8條,宣傳的效果也不如世運,讓人擔心舉辦的狀況不如預期。外加聽障奧運比起世運,似乎是更難定位、舉辦活動的。如同之前在中時看到的一篇社論講的,聽障奧運的重點是聽障還是奧運?台北市是一個對聽障友善的城市嗎,為何能夠爭取舉辦這樣的活動?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台北市政府似乎並沒有特別深思,除了安排現場會打手語的人,並沒有聽說規劃什麼和聽障有關的活動。但如果真的只是單純讓一群運動員跑來台北,順便做做公關,那這場活動帶來的效應能有多少,便值得質疑。

除了活動辦得成功,對於辦大型活動,也必須對長遠的發展作考量。像是高雄世運順利落幕,大家從歡慶的氣氛清醒過來,除了短暫的歡樂美好,高雄市又有什麼突破改變?往後高雄是否對站上國際舞台有什麼打算?高雄因為世運整治環境、取締飆車族,但在世運後,工廠照常開工排放廢氣,飆車族照樣在街頭呼嘯而過,那麼這場世運盛會,是否像是煙火,美好但短暫虛幻,燃放過後,還會留下炮殼的殘屑,顯得冷清破敗?

大型活動令人歡欣,但如果不深思規劃,舉辦過後回到正常生活,可能只留下一片狼籍、入不敷出等著收拾。博物館也時常舉辦大型活動吸引眾人目光並宣傳,而大型活動舉辦最重要的宗旨為何、如何妥善規劃、控制人潮,帶給參與者美好的回應及隨後的效益,都是要謹慎思考的。當大家都對狂歡抱持期待與希望時,便更需要冷靜的頭腦想想,這場狂歡,會把參與者、舉辦者帶向何方,是更美好的前景、亦或只是消耗殆盡的廢墟...

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警句、侼論、文字巧戲



=======================================================
華美的外殼下,裝著的究竟是珍寶,或是梓渣?

有一段時間沒發文了,感覺有好多東西可以寫,又不知道怎麼整理。大概是寫作怠惰期吧…每次寫的主題都頗大、很難收尾,這次決定來寫一個比較小的題目,而且跟博物館沒有關係,而是跟解讀文字比較有關係,運用的地方很自由,不過我覺得對我的文字解讀能力有不小幫助。

前陣子已經介紹過<艾可談文學>這個文章,也以它為靈感來源寫過文章,不過跟他的書中內容關連不大。今天就來發表對於其中一篇文章的看法,內容如題目所示,是關於警句是否一定講道理的討論,看完這篇文,發現許多看似警句的名言,其實有時只是精湛的文句,道理卻似是而非。作者是為了探討王爾德作品中許多巧妙又模稜兩可的警句作此討論,不過有鑒於這樣的情形許多文章,或許是被人稱道的佳作也會出現,所以覺得分享一下也頗有意思。

這時候一定要舉例一下,如何看穿警句巧妙文字運用下的真面目呢,「反讀」是一個很直觀簡便的作法。例如「自然就是美」這句話,反讀成「文飾就是美」正反兩者都說的通,因此這樣可置換式的警句就是一個「不真」的敘述。

書中有許多好例子,這邊節錄兩句:

許多人輕視財富,卻很少人知道如何慷慨運財富。
 很多人知道如何慷慨運用財富,卻很少人輕視它。

幸福存在事物中,而不在我們的品味裡。
 幸福存在我們的品味裡,而不是事物裡。

而侼論又是另一回事,它是聽似奇怪逆耳,但又無法反讀的論述,能為讀者帶來更多思考,精選一些例句:

處女情結就是想要玷污處女的人的情結。

為求完美,他缺的只是一個缺陷。

懲罰只是用來威嚇那些根本無意犯罪的人。

看完這篇文章,深深覺的文字力量之可怕,創作可以美而不實,但若不深思,而因文字的華美巧妙把內容囫圇吞棗接受了,就很難更深入的解讀文字涵義。在美麗的文采華飾下,文字要表達什麼,需要將彩色蒔繪的外殼仔細撥開,探究其核心真貌。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博物館與修行



====================================================================
參觀博物館明心見性,博物館最新噱頭 (才怪) 不過看看這張圖讓自己安靜下來也不錯啦

--------------------------------------------------------------------

這篇文章跟博物館其實關係不大,重點是在「他人」、「物」和「我」之間的互動,聽起來有點宗教意味,的確也是,畢竟主題是博物館與「修行」。

會有這篇文章,是因為近來賦閒在家,赫然發現自己一天打字的量,可以跟講話的量並駕齊驅甚至超過。尤其在上班日,自己更是不必開口說幾句話。這樣的生活我並不會很排斥,因為我常是想去做什麼事,自己就去做,不找別人陪伴,除了讓自己行事曆比較滿,自己一樣沒有跟人的互動。但是因為最近都是以打字與外界交流(社交網站、討論版等),所以格外讓我察覺,人與外界互動的微妙之處。

也不是什麼偉大的發現,只是越缺少與人互動,越發覺,其實跟人、跟物互動,到最後,其實都是自己與自我的對話,與人互動時較為沒感覺,因為自己會覺得有不同的聲音,得到非出於自身的想法,但是後來留在腦海的,其實經過歸納整理,早已變成自身的意見,追根究底,其實與外界互動都是在確認自我、反映自我。這在心理學、宗教、社會科學都有提及,但是我現在才真正有些體悟。

轉回博物館,博物館是一個經典的物我對話場域。陳列的一件件展覽品,在每個觀眾眼中,都有不同的樣貌,像是鏡子一樣,反射著人的自我,只是人有沒有意識到罷了。如此看來,博物館除了是經驗知識的儲放所,也可以是觀照自我的修行所,不過修行寂寞,應該沒有很多人想花錢去嚐試,還是把自己跟物隔開,快樂的體驗一件物品能觸動的感官,比較有趣。

而在發覺外界反映的都是自我後,人用以確認自我的對照好像就會消失,至少在我的感觸是如此。我發現所有與外界的互動就像自己對著空室不斷獨語時,突然覺得自我的意識減弱了,或許這就是佛教所謂的「無我」吧,是一種很空、很舒放、沒什麼情緒的狀態。要不是知道自己於外界還有慾求,或許我就會完全放開了。外物真的是很微妙,讓人耽溺執著、也給人感官愉悅。或許就是因為如此,博物館才吸引眾人吧。

很不知所云的一篇,不過以博物館作哲學思考,也是一種嘗試,在讀這篇文章時,你看到什麼樣的自己呢?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微笑彩俑- 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觀後心得 (觀察篇)


辦特展衝人氣之餘,有些事也不能忽略

=====================================================================

參觀歷史博物館的特展次數不少,不過每次去總在欣喜和失落中擺盪,喜的是題材甚合我心,每次的積極宣傳也十分吸引人;失落的是窄小的展場、人潮、和展品其實沒幾件,與宣傳給人的感覺不符合。仔細觀察每一次歷史博物館辦特展的策略,就會發現這樣的現象無限的循環其來必有因,優點也是形成缺點,如果根本缺失不能改進,那每一次的特展應該都會是這樣。

每次造成觀眾不滿最大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宣傳做得很大、宣傳詞也非常動人,但是到了展覽現場,卻又無法感受到宣傳詞所說的氛圍。例如這次微笑彩俑的展覽文案如下:發現中國史上最初的微笑,找回生命中最動人的力量。這個宣傳把俑放在重要位置,也讓人對造就這個陵墓的時代充滿好奇。但是到了展場,窄小、展品和解說單調的排列,被拿來大作宣傳的彩俑擺著沒做什麼特別安排,就一個單純的文物展覽。當然對於了解漢代文化、來看展示是為了接近實物的人來說,單純的展示並不妨礙欣賞展品。但對於被宣傳吸引而來的民眾來說,他們絲毫沒有感覺到被引導、也沒有探索地下王國與漢代文化的感覺,只看到一些不清楚的片段、簡短的解說,然後若有所失的回去。在展場也聽到兩個小學生說,網路的解說比現場好多了,看現場展覽反而不清楚。會給觀眾這種感覺,只能說博物館沒做更活潑的體驗現場感覺,展場太小人擠人也是大問題。

又回過頭來看每次史博館特展都人擠人的問題,除了展場太小,積極的宣傳在這時也變成破壞觀展品質的兇手,越積極宣傳、發行預購票,引來越多觀眾,展場越容納不下。而為何要積極賣票,搞得人擠人,自然是因為請來重要展品,必須回收成本。這樣的策展,感覺有企圖心,但是真的去參觀又會覺得風聲大雨點小,好像只是想搶錢還是增加參觀人數。博物館學的書告訴我們,特展是宣傳促銷活動而不是常態,讓人不禁思考史博館自身館藏沒有做出名號,頻頻辦特展吸引觀眾,是不是好策略。在展場聽到有人說微笑彩俑是「鎮館之寶」,不免有點心酸,到底史博館的「鎮館之寶」在哪呢?

我想展覽除了衝人氣,參展的品質也要兼顧,同時特展雖能滿足衣食的人氣,但一個博物館沒有自己的特色是很不好的事,我想史博館如果要更能滿足觀眾期待,應該打通隔間製造一個大展覽室、宣傳與展場佈置能契合、不貪多觀眾保持參展品質、更重要的,努力發展自身特色館藏,否則史博館給人的印象只是「策動外來特展團隊」,策動特展以宣傳自己的用心也是白花。

<附註>
策展人員對觀眾的認知狀況不甚了了,我在看銅鏡時旁邊一直有人說: 這個面凹凹凸凸怎麼照啊? (那是背面的裝飾花紋&手握處,當然凹凹凸凸) 我偷偷在旁邊說那是背面,還有人說: 正面怎麼照得不清楚 (有銅綠是要多清楚,而且銅鏡能跟玻璃鏡不能比) 建議解說要跟大家講鏡子正背面怎麼看。看來博物館員和民眾之間還是有頗深的鴻溝啊~

微笑彩俑- 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觀後心得 (觀眾篇)


微笑彩俑就是她~ 在展場還被稱為東方維納斯

=========================================================================

趁暑假有空,挑個非假日早早去看展,會去看這個展覽是因為對於漢代藝術的興趣,而且漢代彩俑也不是這麼被大家注意,所以跑去看看實物長什麼樣子。這次的展品很有意思,不過擁擠的展場和非常傳統、略為死板的展出方式(這兩者其實有交互作用,下面會解釋為何有這樣的想法),讓這次展出扣分不少。其實這次的展覽,其優點和問題都是很久以來的現象了,藉由這個展覽,可以觀察歷史博物館近年來舉辦大型特展、力邀重量級展品的成果和缺失。為了不讓大家覺得看文章像是看秋後算帳,特別將心得分作觀眾篇和觀察篇,前者純抒發看這個展覽的感覺,後者就是對這個展覽策展、安排的一些看法,大家根據喜好進入。

<觀眾篇>

特地挑非假日早上前往觀展,但到展場時依然可以看到不少人潮塞滿展場,觀眾大概是放暑假的學生和退休的社會人士組成,我發現歷史博物館的宣傳每次總是能吸引相當多的民眾,而且歷史博物館每次展覽網站為中小學生做的學習遊戲和解說,也頗受歡迎,因此雖然大家對史博館的展覽總覺得過於擁擠、不舒服,每次還是能有不少人潮。再來自然是因為展場過小,所以幾批團體觀眾就能塞滿會場,估計如果特展沒有星期一也開放,人潮會更稠密一些。不過雖然人多,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等候一點時間都能順利近距離看展品。

一進展場,腳下的壓克力板裝了複製的動物陶俑,為大家模擬文物出土的情況,通道不寬,大概四個人到五個人的寬度,而且如果人擠滿了也看不到腳下的模擬,所以大家都盡量往兩旁站。這一個模擬區兩側一邊有解說,一邊有展品(包含燻爐、食器、烹調器皿),三個焦點算相當密集,也讓太多人停在這個點不往前,所以我選擇跳著看,有空隙就靠過去。這一區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燻爐,鏤空的雲紋非常精美,而且流動的線條是漢代藝術最讓我欣賞的一點。另外吸引我注意的就是量器和錢幣,能有實體證據了解漢代如何度量、交易讓我頗為感動。

接下來是一個個展示櫃陳列車子的相關用品、玉器、銅鏡、弩弓、印信等,全都十分精巧,即使縮小比例,雕紋依舊十分精緻,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我特別喜愛觀賞銅鏡和陵墓官印。銅鏡背面的紋飾較秦代更為流線、靈活,精美的花樣加上銘文刻上一些勉勵或吉祥的字句,讓鏡子除了原有功能更有附加意義。陵墓官印的花樣是一烏龜,雖是縮小版印章依舊很仔細的刻上六角花紋,拿在手上把玩想必十分有趣,不過用放大鏡觀察依舊能欣賞漢代工藝之精巧。

場中有一小區是影片,大致上介紹漢陽陵的挖掘和保留區建立,猜測是大陸那邊的宣傳影片,對漢景帝時代的事件介紹有些缺乏是缺點,而且呈現方式略為死板,不過看到大陸的保留區非常雄偉,重建陵廟闕樓,心嚮往之啊。

接下來是俑區,包含著衣俑、裸俑、動物俑,人物有仕女、女侍男侍、樂舞者、士兵等,也有閹人宦官。展場有漢俑和秦俑差異之比較,這裡不贅述,大致上最大的差別就是漢俑人物比例縮小、手使用木頭製作、許多俑衣服是真的布匹披上去而非陶土造型著色燒製;此外俑的題材大大拓增,不若秦俑皆是男性兵士,從這裡也可看出漢景帝的性格和偏好。我個人認為漢俑的制法、造型根本差異不大,但是漢俑給我一種更飛揚的曲線的視覺效果。特別是舞者俑,他身體微彎、衣袖展開的動態感,是威武霸氣的秦俑所沒有的。

或許應該說,秦始皇建立的是地下軍團,漢景帝則是地下皇宮,把現世的宮室樣貌、在皇宮生活的各種人、典章制度都搬到陵墓裡,整個陵墓所保存的,是西漢上層階級的生活面面觀。不過就花錢手筆,漢陽陵大概遜於秦皇陵,它俑的製作方法比較省錢省事,缺點就是保存期較短,俑上的衣物、木手都爛光了。但它展品的多元熱鬧,展現的漢代生活樣貌,十分吸引人。對漢代生活有好奇想像者,這個展覽值得去看看。

接下來是用陶土製作的牆、屋瓦、瓦當、地板、水管和縮小比例的穀倉、水井等,都是較大型的陶土雕塑。但是製作依舊十分精緻,有青龍花樣的磚頭我十分喜歡,因為那隻龍的造型是很經典的漢代風格(從戰國到漢代都有出土發現類似的造型),線條極為流暢活潑。水管有直型跟U型接頭,燒製已不簡單,還刻上花紋,真是只能用佩服來形容。用一句話蓋括,漢代工藝除了寫實細膩,也非常流線、動態、伸展、活潑,有些技法還略顯生澀不成熟,但卻有另一種吸引力。

陵墓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把過去的生活埋進地底,隔絕外界時光的流轉,置身其中,彷彿回到過去,有點像時空膠囊的作用。歷史不再只是文字,而是真正的生活。雖然展場有些缺憾,但是那種跟過去面對面的感覺還是令人感動的,當然,事前對漢代歷史作一點功課會更好。

展覽網站 (可看展品,歷史大學堂問答蠻有趣的)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一篇訪問引發的胡思亂想...



我想看到,掌握美學經濟市場那雙無形的手

============================================================

想寫這篇文章的起因來自於中時樂活2009/6/21刊登的這篇文章-- 美學超能力

不過其實我要寫的內容跟這篇文章沒太大的關係,主要只是因為我被這篇文章的幾個關鍵句激發了~

關鍵句如下:

跟著整個環境的變化,追求大眾的共鳴,並兼顧美術上想要表達的意境。希望不只是我在產品中追求的表現受到青睞,更希望能在市場上發酵、釀成流行。

除了積極準備,許多創意也必須像庫存一樣留在腦子裡,等候時機, 遇到適合的機會就要馬上擦出火花。

藉由國際認同找回藝術的價值。

這真是在美學經濟市場打滾多年的血淚談啊~ 想讓藝術創作變成商品,或是想讓一個概念風行起來 (像是 "慢活"),需要的便是能找到市場需求,抓準時機推出,這和一般的商品行銷是並無二致的。

我因而產生的發想是,一般商業有商情資訊,那美學經濟的商情要怎麼得知呢?這可不是能用原物料生產或使用者需求能判斷的,因為在美學經濟中,市場需求可以隨時被創造,轉向的速度也常令人措手不及,所謂推動市場無形的手,要怎麼被 "有形"的觀測。美學經濟除了文化環境(大眾喜好、權威認可)、物質環境(有閒錢),還有什麼變因?這...真是問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都難以解釋的問題啊。而且,在環境差的時候,人們還是會去追求某些必需品外的東西得到滿足啊,那麼這樣的需求可以跟美學經濟怎麼連結?

又假如,如果以後美學經濟的市場需求可以被掌握,每個消費者、創作者都能得知現在市場喜歡什麼樣的創作商品,那樣的光景會是如何,創作者如何在市場與堅持自己的理念取得平衡?如果消費者知道這些數據,又還會願意跟著這樣的數據走嗎?

美學經濟的研究,真是深不可測啊~ 這點對任何文化機構都是一大挑戰。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我們的博物館發展史呢?



美國國會圖書館主持的American memory計畫的標誌,數位化美國重要歷史文物圖片or歷史照片等
典藏文物,更重要的是蘊含其中的記憶,它是從不間斷的述說著的,等待被書寫下來

===================================================================

這篇文章算是應觀眾點播寫的吧,緣由是因為和友人聊天時,他對台灣博物館的發展緣由有些疑問,他想知道在戰亂頻仍的狀況下,當時的執政者怎麼會有將文物作保存陳列的念頭(像搬運故宮的文物),當時中國或台灣的環境,有博物館的概念嗎?連生活都有問題,怎麼想建博物館?

對於這個問題,以我的認識回答是:「當時故宮文物剛運到台灣,也只是保護國寶的概念,並沒有開放參觀,博物館的概念式之後慢慢成形。」現在大家認知的故宮博物院(剛建好叫中山博物院),是1965年建成的,在這之前,故宮文物只被儲放、由專業人員進行初步清點研究,而且一開始展覽也少,可能展期過了,故宮就「閉館」一段時間。對這點我友人感到十分新鮮,因為他以前不知道故宮成立的歷史。這或許只是一個事實資訊缺乏造成的小問題,但也從此出發產生一個有趣的大問題:博物館是怎麼被台灣人接受的?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台灣幾家較早開門的博物館,如故宮博物院(1965年)、歷史博物館(1955年),起家的方式都是先接收館藏(如國寶、撤退時從大陸搬出的文物),然後政府開籌備處>> 開設博物館。在這次很粗略的調查中,也發現其實在民國十幾年時,當時中國大陸就有博物館收藏一些考古出的文物(如河南博物館,1927年成立),另外在清皇室搬離紫禁城後,政府也直接就地成立故宮博物院(1925年),當時的政府已知道保存文物的重要,在遷播來台時也不忘搬運文物(然後變成台灣許多博物館的館藏)。

從上面一些片斷的了解,雖然不是很清楚當時的博物館如何營運、什麼人會參觀博物館,但可以稍微觀察出從當時大陸國民政府,到台灣現今博物館發展的兩大特色:

1. 公家接收文物,再成立博物館向外展示
2. 大眾對博物館的成立參與不大

根據之前上中國藝術史的相關課程時老師的敘述,以及一些早期重要的中國藝術史學者著述提及,也可發現民國初期乃至國民政府剛到台灣時,博物館發展的方向,一直是偏向發現文物>> 收藏>> 學者研究這樣的循環,似乎文物就是拿來保存和作研究,一般民眾似乎不太可能有機會(念頭)想去參觀博物館。看到這些狀況,我不由得猜想,在戰爭後,台灣第一批不屬於研究者的觀眾,前往博物館參觀文物時,動機為何、期待從中得到什麼?從以前中國歷史看來,玩賞文物是有錢人或權貴的私人娛樂,從沒有公開的概念,突然有博物館的展覽向大眾招手,將以前藏於私事的文物公開在大家眼前,大眾會有什麼感覺?

博物館如何發展,好像只是一種事實的調查,無關緊要,尤其是台灣的博物館的發展像是歐美驚艷的移植,因此許多談論博物館的書籍常以「台灣博物館是歐美的移植,發展不成熟」來帶過。但深究起來,其實我們接受博物館的背景、過程,其實與歐美大不相同。歐洲中古時期就有陳列室的概念,將珍稀之物放在一個空間,供少數人觀賞、增廣見聞。將物品公開讓人欣賞的概念,十分早就成形。十九世紀許多宮廷珍藏開方參觀、舉辦頻繁的沙龍、藝展也都讓這個概念愈來愈強化,到現代當然是更蓬勃發展。但相對來說,我們主要是因為歐美的掠奪體悟文物有價值、進而收藏保存,因為是「國寶」,所以早期發展是由政府掌握,民眾其實沒什麼機會了解博物館。但因為傳統文化中參觀博物館的概念幾乎不存在,於是從外移植經驗的博物館展覽,和一群對博物館沒有概念的人的相遇,就十分令人玩味了。

文化的移植再成功,也無法完全複製源地的環境,其中產生了哪些異變、造成哪些影響,是重要的探討課題。或許只是無數的小細節,但仔細檢視了解,或許對我們現在社會的博物館面貌,能有更好的了解。唯有了解過去和現在,才能展望未來。不過數十年前,參觀展覽是個奇特的經驗;數十年後,從小就有博物館概念的世代,已不明瞭博物館如何出現在生活中,歷史記憶的缺失,如何影響我們對博物館的認知,值得大家多留意和深思,找回埋沒在歷史洪流中,我們與博物館互動的記憶。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博物館作為文本


-------------------------------------------------------------------------
本篇靈感來源,看這本書真的讓你對 "理解"這兩個字有更多體悟
-------------------------------------------------------------------------

在完成上一篇沒什麼見解、純紓發想法的博物館說故事後,因為閱讀了艾可(Umberto Eco)學術文稿集結成的<艾可談文學>一書,赫然發現我所謂說故事這個議題,根本其實應該當作一個文本的問題來探討,而且人文學者對文本作出的種種探討,也回答了不少我對博物館展示的問題。因為目前身邊沒有太多博物館學的相關資源,目前看過的文章沒有人觸及這個議題,所以也不知道在博物館學界的研究、討論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很理論、也是大老級才能處理的好的問題,不過在還沒接觸任何相關文獻前,先記錄自己的看法,以後再回顧,應該會有很多火花,下面的淺見就請當作一個不完善的草案,所有的批評指教都很歡迎。

在哲學的概念上,世界是一個館藏無窮的圖書館、內容沒有盡頭的文本這樣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波赫士作品對圖書館的描寫,也是對這個議題很好的一個詮釋。因此,稍微轉一個彎,把博物館當作一個文本、一個世界來了解,也說得通。當博物館這個實體(概念)碰上文本,讓我產生許多聯想和問題。

在現代,博物館的概念中,藏品非供私人的喜好賞玩,而是屬於社會大眾,就這個轉變,便讓博物館像已出版的書籍,開放參觀者(讀者)來檢視內容、並與其互動。如果把博物館與觀者的互動和文本與讀者的互動做個對比,大致能得出下面的內容:

文本中的文字、符號--> 館藏(本身即有代表意義、訊息)
文本敘事--> 展品擺放展示方式

如果以這樣的對應關係來看博物館,博物館是如何被觀眾了解的議題,也可以發現兩者道理的相通處。博物館對參觀者的研究,有不小的部份在關注展覽的內容觀者會如何反應,博物館的管理者在某種程度上像是文本的探討者,希望知道文本會帶給讀者的影響,並思考一個文本被創作背後的意義和目的效果。但和探討文本者不同的是,博物館的經營者對「文本」的講究,是希望引起觀眾的興趣,進而吸收展覽這個文本傳達的訊息,同時希望內容是中立沒有特殊立場的,因此不想讓觀眾接受到太多「有詮釋」過的東西。

這時以文本的概念(或白話的說是意旨傳達)來看,突顯出博物館想要表現「中立」的問題,任何的敘事都有其目的、觀點,因此不可能中立。而且一個不表現目的觀點的敘事,常常無法吸引人,也無法達到博物館想要達到「引起觀眾的興趣,進而吸收展覽這個文本傳達的訊息」這個目的。而博物館怎樣才是「專業」、「客觀」的,也變成一個永遠都有爭議的議題。

這時艾可對於文本的探討,反而引發我反過來思考,既然絕對客觀根本做不到,何不明確表現立場、表現展覽的「意義」?

回過頭來看近年博物館提倡活潑的展覽方式,或是像上一篇所謂的「說故事」,解析它受觀眾歡迎的原因,其實便是它營造了觀者所喜愛的文本,讓觀者被展覽表達的敘事吸引。所有利用博物館展品辦的講座、推廣課程,其實道理也都是一樣,只是看敘事者、立場為何罷了。

既然只要有互動就有不同的詮釋,沒有詮釋對人無法產生意義,那麼博物館是否能嘗試營造某一個觀點意識,且明確的告知觀者,如此既不用擔心客觀問題,也能讓觀者覺得「有所得」?

現在的展覽放入越來越多的解說導覽,其實說到底,便是要為展覽這個「文本」更有效的與觀者互動。但是在「說故事」時,若是又想營造自己的資訊「中立客觀」,那似乎反而對觀者是一種誤導,因為一樣的事物,被用不同的「符號」和「敘事」傳達,與人的感受相當不同。但如果接受文本被解讀的無限可能,並開放各種敘事的方式,反而才能讓博物館的藏品在觀者心中永遠存活,只讓藏品以固定的形式被解讀,反而讓藏品「死亡」。

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博物館或檔案館十分鼓勵學者利用藏品做研究,並且將研究所得發表變成展覽。但這樣的努力,卻又無法讓展覽意涵為一般大眾了解,或許最大的障礙,便是沒有意識到自身為文本的創造者,堅守一種「中立」的敘事吧。如果博物館要說故事,那就盡情的表現,只要知道自己的立場、自己敘事的意圖為何,並也讓聽故事的人能抓到你的意圖。我也期待,未來有可以讓觀者的意見動態變成展覽一部分的展覽(有賴資訊科技)。

個人的淺見,歡迎指教。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博物館觀光說故事


想要游客蜂湧而至,有撇步的啦!(圖片來源: http://www.scps.virginia.edu/travelandlearn/Paris/images2/Louvre_gallery_1.jpg)

今天這個世道,應該沒有博物館敢講他們不重視觀光客。雖然觀光客可能(或一定)造成一些人潮湧擠、嘈雜、難以管理、觀展品質下降…但是就博物館人氣、收入等方面,觀光的確是很大的收益。

如何讓自己的博物館增加觀光潮(或說是人氣),是近來博物館積極行銷的重點,特展、活動是最常使用的方式,不過本篇文章想要強調的是一種很難刻意營造、但效用非常長久的方法—

也就是說故事法~

最有名當然是達文西密碼是也

故事人人愛聽,在企業界也強調說故事的力量。故事的確能激起人對事物的興趣,就算半真半假,還是會引發人前去「朝聖」。近來西洋美術也借重故事的力量,做出以一幅名畫為出發點,討論其創作故事的教學片型態。影片中串連歷史場景、模擬戲劇、音樂,再配合權威者解說,讓資訊的接收變得更愉悅。

說故事的方法在國外已發展成熟,但是國內這樣的作法仍不夠興盛,內容編排的吸引力也較差,或許是因為推廣和研究沒有結合得很好,說故事這塊是台灣的博物館接下來該好好經營的一塊。但是身為博物館經營者要注意,說故事不是編故事,不然就是小說家了...(丹布朗是小說家,所以才能編自己要的故事)

又是一篇亂發想的文章,不過會想發其實是因為我對很想看到中國或台灣的歷史、藝術介紹給一般大眾的方式能更生動,不然連我們自己都對生長的土地孕育的藝術沒興趣,好像有點可惜。

【附註】目前想到應該能吸引人的中國藝術史教學片標題:
1. 八大山人密碼
內容簡介:在滿清政府入關文字獄下,自由的靈魂依舊不受束縛。朱耷,明朝皇氏後代,裝瘋裝聾,出家為僧,寫下的詩句晦澀難懂,詩書雙絕。他的落款「八大山人」,合起來看想傳達的是哭之或笑之?神秘符號落款是想傳達3/10清兵入館的亡國之痛嗎?

2. 富春山居圖-- 乾隆的名畫筆記本
內容簡介:歷時多年完成,在收藏家手上流轉、險經燒燬…,最後進入清宮被當作贗品,卻也逃過被乾隆御筆揮灑的命運,它背後故事,又有哪些故事不為人知?

逃過乾隆御筆的富春山居圖,隱隱還有火燒痕跡 看故宮的放大圖可以自由觀賞細部喔~
按我

最近寫不出正經的東西,都在狂想中,也是幫上課內容做個筆記…有這樣的影片我第一個支持。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畫家、畫師、畫工?-- 我看文化創意產業



文創正風行,但要發展文創產業需要作好哪些準備呢?

==================================================================================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所以也只是簡單的提一個疑問。

現在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漸漸熱門起來,儼然成為續航台灣競爭力的新契機,幫助台灣「走出去」。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文化仲介機構,也漸漸增加,幫助市場與創作者連結,也有不少研究所以文創為名。在這樣的浪潮下,也引發我思考一個文藝工作者長久以來的大問題,文藝創作者在實質利益和社會地位的待遇是要如何比較適當。

文化創意產業建立的根基,也就是要幫助創作者為社會所知,並讓他們的才能可以有實質獲利,支持他們繼續創作,同時也讓社會享有藝術的美好。而藝術創作與錢一直是一個曖昧難解的題目,沒有經濟的支持,一個社會難以出現豐富高品質的藝術內涵;但說要經濟支持,如何支持、支持誰、怎麼判斷自己的付出有「適當回收」,又十分主觀。但若說藝術無價、應無條件支持,資源有限,似乎也不太可能採如此作法…

以上是從市場角度來看,而從創作者出發,一個文藝創作者會希望自己是受如何的待遇呢?要多少資源才是充足的?一個文藝創作者該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王、有專業的上班族、或是有專業的技工?以畫家為例:在歷史中,被人視作偉大的畫家的,甚至可以為自己爭起到與貴族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也有較平庸的畫家,經過拜師、比賽得獎、進皇家學院,像考試資格通過的公務員一樣有安穩的生活;也有熱愛自由、憑自己心意作畫的畫家,雖酬勞微薄,但他以畫工的精神,生活清苦卻努力作畫,如梵谷覺得畫家應像工人。

或許文創產業最大的問題便在於,如何磨合社會和創作者心目中認為一個創作者該受如何的待遇吧。而文化創意產業者更要深思,自己除了能幫助市場喜愛的創作者,如何給不迎合市場的創作者一個生存空間,資源如何分配?創作是凌越物質的,但回歸物質的問題,必須思考、必須作的,還有很多,而且是創作者與社會都應思考協商的問題,不能只有單方面吶喊。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What do you ask of a museum?



由數學符號組成的國字

符號有無限的組合與可能,博物館亦如是

圖片來源: http://photo.bj21221.com/2008118213634.jpg
===========================================================================

最近一期(23卷2期)的博物館季刊的主題為「博物館的社會角色」,以理論與實例探討博物館如何與大眾互動,或者說,圖書館的資源如何充分為大眾所用。

博物館能為社會所用,是近代博物館發展的前提,因為符合近代博物館定義的「博物館」便是讓館藏不再是少數人專屬的珍藏,而是大家共有共享的資產,同時也不是單純的將藏品炫耀展示,還要以與觀眾對話互動的企圖。博物館將因個人品味癖好而聚集的「私」物品轉為大家皆可觀賞接觸的「公」物品,「公開」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動作,而是一連串的質變,影響博物館從入藏到展示種種層面。

博物館服務對象從私人轉為社會大眾,因此飄忽多變的「大眾」成為近代博物館永恆的難題- 大眾包含哪些人?什麼樣的活動是大眾要的?博物館要完全聽從大眾的需要嗎?這期的博物館季刊中趙婉真小姐以消費的角度來看,認為在鼓勵消費的現代,大家越來越常消費符號、體驗,符號與體驗甚至脫離商品實體,例如品牌、廣告宣傳,都致力於創造新的符號和體驗提供給消費者,希望讓消費者因為商品附加的價值觀、概念認同,而產生對某樣商品的偏好。而本期許多以博物館實務切入的文章,則大多說明博物館如何積極配合使用者需求,提供館藏送到學校教學的服務;或是針對不同使用族群(如青少年)舉辦展覽。

在我看來這裡有兩個不太相同的角度,一個是從體驗、引發民眾興趣出發;一個則是全力配合民眾不同的需要、並發揮博物館館藏的教化功用。前者可以讓學習更有趣,後者則讓博物館不淪為shopping mall或遊樂場。學習體驗、體驗學習,是觀賞有故事、有意義的物品時,最為珍貴的經驗。而從各篇文章也可看出端倪,配合使用需求、提供教學資源是較易實行的,但如何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卻是困難的。有了教材,如何引導學生、誰來引導學生,似乎沒有完美的解答。而博物館的藏品除了教育、又要如何帶給大眾更多思索面向和難忘的經驗,似乎是最棘手的。

或許發現民眾對博物館的要求還不夠,還要主動製造大眾對博物館的需求,博物館的實務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吧。畢竟當使用者不知道產品功能還有哪些可能性時,總要有先鋒願意創新,產品才能進步吧。體驗經濟告訴我們的,不就是創造不同的符號需求嗎?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世外桃源龐畢度特展- 展覽主題與觀眾溝通(下)



米羅的藍色二號,簡單、抽象、又令人十分舒服的作品,在看了一堆畫作後看到它十分舒緩身心

===================================================================================

有趣的是展場還有放電影,分別是Blunel的黃金年代、跟一個導演(忘記名字)未完成的電影作品- 鄉村一日旅遊,黃金年代是超現實主義電影代表作,不甚好懂、許多意象又要懂西洋文學或藝術;鄉村一日旅遊則是以通俗的方式表現都市人對鄉村自然生活之嚮往,表現現代都市生活樣貌。我覺得放電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現在的人很習慣觀看媒體接受刺激。不過這兩部電影都沒有簡介我覺得是失策,因為這兩部電影,特別是黃金年代,沒有介紹是絕對不知道它要表現什麼的。且觀眾也會很納悶這兩部電影跟外面的畫作有何關係。看觀眾的反應,許多人應該覺得黃金年代不但看不懂,有些畫面還很猥褻,其實這兩部電影很能表現現代藝術的打破框架以及大眾追求娛樂兩個面向,沒解說真有些可惜。

除了展場佈置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在於現代藝術本就不是只有表現美,有些甚至表現顛覆美、醜惡、慾望等。要能做更好的解讀,了解西洋藝術過往的傳統累積十分重要,否則很難看出現代藝術想打破什麼、表現什麼。它不向以往的藝術,看不太懂還能稱讚畫得很漂亮,有許多是以顛覆、異常、令人尷尬、抽象來激起觀者的想法。因此,或許博物館該提供更多引導和講座,幫助觀眾去理解這些創作的背景。如果能理解,觀者或許能從破壞顛覆中,看到不一樣的價值與力量。觀賞時看到一個年輕母親對自己幼小的兒子說這幅畫羞羞臉、那幅畫羞羞臉(展品中有幾幅畫出陰毛乳頭、明顯是描繪凡人肉體的畫,顛覆以前裸女畫的表現方式),我只能說,現代化的過程是令人有些不適的。

世外桃源龐畢度特展- 看展覽主題與觀眾溝通(上)



普桑,阿卡迪亞的牧羊人,表現古典主義精神,表現仙境仍逃脫不了死亡

============================================================================

龐畢度中心珍藏於4月18日開始,展出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重要現代藝術創作。除了展出的作品重量級,策展人也別出心裁以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內容,發展出十個子題來表現「世外桃源」的種種面向。作品內容和題目討論當然有十分多值得討論的地方,但是這篇,我想探討的是策展人的設計規劃,跟觀眾的互動如何。

在主題設計上,我覺得讓展覽有一個母題想法,是一種不錯的嘗試。一般的展覽多以一個很概括的畫派、時期、畫家為展覽主題。阿卡迪亞這樣的主題,可以說是比較主觀的剖析,但也提供觀者一條明確的思路,讓他循著脈絡發覺和思索。有意思的是,普桑是古典派末期的代表,是歐洲傳統藝術表現方式的巔峰,無論是透視、光影、圖像表現、人體表現都十分完熟。而在古典畫派完熟、僵化時,薪的藝術表現方式逐漸打破以前的美學定義,走出不一樣的路。儘管他的子題下放置的畫是否符合這樣的歸類值得討論,但從這樣的角度看現代藝術,的確是一個很完整有系統的方式。

但雖然這樣的安排相當用心,不過我也覺得有幾個問題。第一是「世外桃源」這個名稱。雖說策展人配合亞洲文化,想到「世外桃源」這個中西似乎共有的概念,但世外桃源的樣貌為何,文化差異還是十分大。西方的世外桃源,或該說阿卡迪亞,其形象和古希臘的神人共存、自然無禮教、無憂無慮相關;而東方的桃花源則是與儒、道的概念都有些相關,既是與世無爭、無為而治;也是一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狀態。可以說桃花源偏像一種理想的社會的描寫;西方則是強調人在大自然不受拘束、快樂無憂的生活。在現代藝術下,阿卡迪亞也變成逃離歐洲文明束縛、回歸原始(primitive)的一個寄託。這兩者定義是有不少差異的,且在繪畫語言上,不少使用的意象也需解說才能讓不同文化的人理解。

當然釋題本就有很多想像空間,這些差異都可以有個人想像。不過在展場佈置上,我覺得溝通主題的效果不是這麼理想。展覽的主題來源- 阿卡迪亞的牧羊人以投影的方式投射在入場的門帘,讓觀眾穿過進入會場,旁邊放有解說告訴觀眾這幅畫的用意。但是許多觀眾根本沒注意,穿過直接看畫,使得引導失敗。展覽定的子題在牆壁上很不顯眼的標識,也讓許多人忽略畫作與子題的配合。最後觀眾還是單純看畫為多。根據我的經驗,有任何引導,都應該在牆壁上以大片圖文顯示,才能吸引人觀看,因此這個展覽的佈置,雖有巧思但成果並沒有非常好。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人類之博物館行為



說不定去參觀展覽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等待與擁擠...

資料來源: http://p6.p.pixnet.net/albums/userpics/6/4/1741864/494e76e6c84f6.jpg

去博物館除了欣賞展示的東西,還可以觀察微妙的人類行為。

觀眾對展品的注意力可以放多久,一個展覽會逛多久之類的研究很多,不贅述。但是…我其實不太能理解一邊讚賞展品美麗、一邊繼續走、腳步完全不停留的情形,一般好歹也會停一下...吧? (已經不太肯定了)

訪問週遭的人,他們的意見為:對展品不太有興趣外加有朋友,極易造成讚美詞重複無意義、盲目跟著大家觀賞無法放慢腳步的情形,雖然如此我還是很懷疑,會完全不停留腳步嗎?

另外一個對照的情形是,只要展場有螢幕和小動畫,就算無聊重複,大家還是會花相對多的時間駐足觀看 (如果是真的很短的動畫,可能會重播一兩輪才移動腳步到下一點。)

雖然只是幾件個案,但是我不禁覺得現在的博物館可能要研究的不是如何引起觀眾對展覽的興趣,而是如何讓觀眾駐足觀賞展品幾秒鐘,畢竟在這個年代,觀眾太習慣讓媒體搶走自己的注意力。觀眾不看,擺再多訊息也是徒然。有無攜伴的影響,也是可以加入的變因 (我一直覺得來博物館卿卿我我、完全沉醉兩人世界的情侶很有研究價值)。

小小的觀察筆記,姑且稱之為博物館日常觀察吧…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潮流怎麼來專題報導之三 博物館的「時尚性」




達達主義代表作-- 一個馬桶? 一個打破框架的重要行動?

雖然博物館強調對文物的長期維護保存,但不可否認,博物館的營運也會被社會的潮流影響。不只是影響博物館收藏當代器物藝術品的方向,也可能影響對以往傑出作品的定義,更新收藏範圍、補充收藏等。例如19世紀法國學院派的比賽得獎作品,都有穩定的管道被收進博物館;但許多在當時屬於較前衛、非官方代表的畫家,像是印象派,其代表性畫作有許多都流到法國外,像是日本就有許多梵谷的畫作。這樣的現象,使博物館開始採取購買的方式,將這些遺珠重新納入館藏。

從上述的現象,不難看出博物館的價值觀、收藏政策也有「時尚性」,或者應該說,任何價值觀都不可能脫離當代的潮流與價值。特別是主觀性極高的藝術創作,更是有「今日之糟粕,明日之寶藏」的可能性。更有趣的是,當代人會喜愛的藝術多半都是已十分成熟、有點發展到極限、在社會上有穩定看法地位的作品;但藝術史、藝術評論最後給較高評價的,則是創新、勇於突破、可能在當代不被接受的作品。這樣的矛盾,讓藝術型博物館,似乎永遠收不到「有前瞻性、潛在價值高」的作品,永遠要事後去追溯,更有可能的是那些「其實有重要價值」的作品已淹沒在時間的洪流,追不回或消失。這種惱人的狀況,似乎沒有完滿的解決方式。

博物館不可能收盡所有「有價值」的東西,因為每個東西都對特定的群眾有價值。今日看似不重要的,也難說明日一樣不重要。但仔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社會潮流如何形成後,在考慮將物品入藏、改變收藏政策的同時,應該要思考下決策最根本的原因、以及這個決策帶來的結果。與社會潮流互動時,建館的初衷、方向、自己的特色也不能全然失守。迷失於流行,往往會做出不夠謹慎的決定。像是在現在,傳統認為是藝術層次最高的書畫,似乎不及一些精緻的古董器物受歡迎,因此有人覺得要改變這樣的價值觀。這時博物館除了接受這樣的建議,也應檢視之前自己的價值觀如何而來、原因為何,現在看來是否還是合情理。如果說因為認為書畫的創作性高;翠玉白菜類的玉雕只是材料貴重、雕工精細,沒有原創性,許多雕工都可按圖雕出,只是現在博物館收一件而已,這樣的理由在現在也合情理,那就不用隨大眾輿論作大更動。

最後,我認為博物館除了聽取流行,也要勇於「創造流行」。從上一篇Blummell的例子可看出,流行固然不能脫離社會,但營造個人獨特魅力也是重要關鍵。審慎思考,定位自己博物館的獨特之處,才能確保博物館的永續,以及為下一波趨勢作準備。更重要的是,為社會保存不同的視角,這會是全人類最珍貴的資產。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潮流怎麼來專題報導之二 The charming man- Beau Blummell



十九世紀的型男-- Beau Blummell

潮流時尚建立在有消費能力的大眾,是以往階級分明、沒有富有的中產階級興起前難以出現的現象。19世紀前葉的倫敦,出現了第一個建立流行準則的人,為近代男性奠下難以取代的典範,甚至他的言行,也成為大家崇拜奉行的「紳士」準則。Beau Blummell,本名George Byron Blummell,Beau則是當時對穿著打扮考究、外表舉止迷人的男子的稱呼,能以Beau作稱呼,可見其風采的確深深吸引時人的目光。


Blummell創造的穿衣時尚-- 合身,長褲加靴子,珍奧斯汀小說的男主角大概也都穿這樣

從Blummell的風靡倫敦社交界的種種故事,隨處都可以看到現在偶像受大眾歡迎的要素- 迷人的外表舉止、一舉一動都要有「格調」,穿著有品味,同時也讓它更襯托自己的優點。時尚因為有他的形象強化,才更能深植人心。

究竟為何Blummell為何能有這樣的能力,超越權力地位,身處一個崛起中產家庭(其家族從父親開始崛起,在政治極有影響力,並累積財富),本身並無擔任重要職位,確能左右上層階級乃至皇家的時尚品味?除了他本人的美學直覺,更重要的是他的生長背景對他的型塑,他自小便能接觸貴族階級的生活品味,從伊頓公學到牛津大學皆培養了他身為一位「紳士」(Gentleman)所需的一切條件—休閒、穿著、說話技巧,更曾參加當時在社會上被認為十分出風頭,由喬治王子(之後的喬治六世)帶領的騎兵隊(Tenth Light Dragoons,以衣飾華美著稱,但紀律不佳,成員都是有錢買得起騎兵制服的少爺,同時也因為由王子領軍,給予Blummell和王子深交的管道),加上他本身擁有的資產、外在條件,讓他在社交圈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主張自己生活的品味,從穿衣、飲食、玩樂、社交,都是大家注意模仿的焦點。

從Blummell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社會風潮如何型塑一個人,而一個人又如何利用他在社會上的地位、象徵影響社會。因為家庭與生長背景,讓Blummell有機會習得讓人傾倒的社交應對、紳士應具備的素養;而他也因個人美學以及環境所得(挺拔的軍服給人的印象、古希臘對人體美的概念),創造出影響社會甚巨的時尚品味,現在的男裝美學,依然十分難脫離Blummell強調人體黃金比例、合深剪裁展示體態,類似希臘雕塑裸體美的概念。這樣的雙方互動也沿用至現在的流行公式,流行不可能脫離所處的社會環境,但又有一種優越、強調自我獨特的感覺。

Blummell的例子,可以看到潮流更多的面向,除了與權力有關,似乎也有整個社會的認定,還有微妙的個人因子。這些力量,與博物館的營運有什麼樣的關係,也是頗為耐人尋味。

下集預告—特集最終篇,還是回到博物館領域,看看潮流,或是社會價值觀之於博物館,有哪些有去值得思考的議題?個人所見抒發。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潮流怎麼來專題報導之一 最昂貴的抹布?



最近因為大陸觀光客來台更加火紅的翠玉白菜



作品在徽宗朝備受冷落甚至淪為抹布的郭熙傳世名作-- 早春圖

會想寫這個專題報導是因為前陣子翠玉白菜和肉形石被人質疑為何不是沒被列入重要國寶,因為這兩件展品似乎是去故宮的人必看的。而故宮則回應這兩件藏品偏向玩物,沒有落款、文字、重要歷史意義,因此傳統上排名都是較後面的,不排除以後更改評量標準將其列為國寶。

標準是不一定的,但報導似乎將「熱門」與「重要」放在一起討論,這樣的方式是否恰當呢?這個想法激發我想討論 “潮流怎麼來”這一個問題,了解每個時代風潮出現的原因,或許能將收藏文物的議題想得更透徹。

這一篇的焦點物便是郭熙的畫作。郭熙是北宋重要的畫家,早春圖也無庸置疑是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但他並不是在每個時代都受到重視,甚至有些畫作淪為抹布。原因是因為在南宋徽宗時,徽宗對藝術有自己個人的強烈偏好,他愛花鳥、山水小品,不愛北宋大山大水的立軸,因此在神宗朝十分受重用的郭熙,許多作品被從牆上拿下,胡亂丟在角落,當作抹布之類的物品。徽宗認為自己的藝術偏好是判斷標準無可厚非,但上有好者下更甚焉,前朝的重要畫作淪為抹布,是否為適當的作法?在這個例子中,權力是影響藝術的重大因素,我們自然受這樣的力量影響,但我們是否真要只聽「權力」說話呢?

下集預告:他引導潮流,又受限於潮流- 19世紀丹第 (dandy)始祖Beau Blumell告訴我們潮流是什麼。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從挑戰到經典



Olympia by Manet, 在當時沙龍展出時遭眾人嘲笑但也創下極高的觀看人數,並被許多藝術史學者和藝評家討論,現在被認可為傳世名作

================================================================================

在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走在時代前面的作品總常引起人的攻訐,不被欣賞、挑戰觀眾或評論家的價值觀,但在種種攻詰中,一個作品的價值也逐漸浮現,它引發人們的負面情緒慢慢減少、容忍、最後成為藝術的一部份,這個過程有許多耐人尋味之處。

近來讀到關於馬奈的奧林匹亞(Olympia)的研究,這幅畫在當時引發許多非議和評論。這幅畫被人認為不算藝術,但又引發許多人的觀看、評論,因為這個作品有技巧的打破當時許多藝術的傳統,無論是技法、題材、背景安排等。

以十九世紀的民眾的眼光來看這個作品,首先他們會對這幅畫的女子被畫作「裸女」感到強烈的不能接受。從古希羅以降,西洋古典藝術有悠久的裸女繪畫傳統,在十九世紀的畫院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項目。裸女不只是沒穿衣服的女人,更是表現人體美的終極方式,傳統中要描繪裸女,這些裸女必須有修長和諧的人體比例、細緻的筆觸表現光潔的皮膚、並要賦予這些裸女一種永恆、如女神般的氣質,不能讓觀者聯想到凡人的一些特色,或是讓人過於感到有肉體情慾。文章中還特別強調,畫家必須提供一種安全的觀看方式,讓人感到人體的勻稱和諧之美,又不流於情慾描寫。但Olympia卻看起來是一個粗糙、筆觸像半成品、甚至模特兒身材也不完美,像「雄性化的大猩猩」,身體給人一種沒清洗過的骯髒。種種因素,都讓人肯定他一名娼妓、躺著等待客人、身體待價而沽的感覺。



傳統的裸女畫-- 安格爾的 Venus Anadyomene

然而在脫離的社會對道德的看法、美學的看法、娼妓是社會邊緣人等束縛後,我們可以從Olympia身上得到的是什麼?我們因他而起的不安、怒罵、嫌惡、卻又引發眾多人潮去觀看,這背後的意義為何?藝術除了表現一種似乎永恆不變的美好,是否也該注意稍縱即逝的時代性?如同波特萊爾創作對醜惡的凝視,並想從醜惡中找到尊嚴,藝術是否也應該凝視過去大家不想看、不願看的。我個人從Olympia身上看到一種坦然,或許是對自身職業的坦然、對眾人唾棄卻又忍不住觀望的目光的坦然、對於自身裸露凡夫俗子的身體表現情慾的坦然。如同文章所說:「她脫離了週遭的情慾暗示—蘭花、黑奴、貓,表現一種超然的坦白。」她不美、不高貴,但是否真只因為她不完美、情色才令這麼多人批評?或是畫家用這樣的方式,表現出當時社會被邊緣化的一角,而且態度如此坦然?答案未可知,唯一肯定的是,現在的藝術史接受Olympia的確為觀者展示出一種重要的「現代性」、一種重要的表現題材。

Olympia的戰爭還沒結束,每個時代總有相似的情節,現在似乎越演越烈。藝術越來越不拘於任何形式,挑戰觀者的概念,也挑戰博物館如何處理爭議性題材。不過在批評責罵時,或許大家該思考,自己攻擊的是什麼。是作品,還是自己的價值觀?如果是關乎價值,我們能不能限制藝術只表現某些價值?

隨著「現代化」的道路,這樣的選擇似乎越來越艱難,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多了。

========================================================
update: 我文中所說的有關Olypia的研究文章是指T.J. Clark寫的 "Olympia's Choice"收錄於The painting of the modern life, 這位作者是十九世紀藝術研究方面的重要學者,有興趣可以看看他的著作,雖然內容有時龐雜,但是看看十九世紀的藝術,對於現代社會面貌的形成,又會有更多想法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20090328博物館建築與古蹟保存討論會(下)



柱廊(colonnade)的圖片 (圖片來源: http://www.karlovy-vary.cz/images/foto/mlynska05.jpg)



迴廊(arcade)的照片,建築牆面的拱型凹進去的空間就是 (圖片來源: http://www.wfaa.com/images/slideshow/031309_today/images/24s.jpg)

================================================================================

這個演講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希臘城邦與羅馬帝國建築的差異性,在與西方文化有隔閡的我們眼裡,羅馬建築大量模仿希臘,感覺差異不大,但其實因為羅馬帝國四處征戰擴張版圖,因此軍政的力量也會在建築中體現。繼承希臘的建築元素,可是將建築規模擴大以彰顯帝國強盛,柱廊或迴廊、還有廣場等,變成營建醒目空間的方法,原本用以討論的功能消失。而Schinkel、Klenze則在博物館建築上復興希臘城邦時期建築的概念,並多方採用不同的風格如新古典、浪漫風格等。更重要的是,他們透過建築牆面的浮雕,來強調市民自主的概念。他們屏除拿破崙帝國誇顯軍功的氣息和從羅馬帝國建築變形的哥德式建築(空間利用較不實際),用希臘城邦政治的理想來表現歡迎市民進入博物館的訊息。在我的觀察看來,古典美學的對稱均衡對十九世紀歐洲建築有深遠影響,就算是Schinkel、Klenze做了一連串建築實驗,也還在這樣的美學框架裡。不過因為理念的不同,相同的建築元素還是可以變化不一樣的可能。

用十九世紀的例子反思現今台灣博物館建築的發展,我覺得如何用大家能接收的建築語言來表現博物館為全民資產、加強民眾對博物館的認同是很重要的。十九世紀公共博物館的概念能深植人心,與建築成功使用「希臘雅典」這個大家熟知的文化符碼很有關係。藝術品從王室收藏變到人民共有,如何讓人民知道這一點?用「我們是繼承希臘城邦傳統的公民」這樣的概念來類比,人民便能較為容易接收這樣的概念,並在這樣的空間加強市民自主、參與文化活動等概念。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藝術品一直是私人賞玩的概念,博物館的概念是從西方移植的,雖然現在大家也對博物館很熟悉,但對這樣的機構,是否真正有保存國家資產、人民應參與文化保存等想法,似乎不是很肯定。否則博物館不會被某些人當作帶動地方觀光、建設的工具;或覺得要請有名的博物館到當地來「增添文化氣息」。博物館要能真正深植一個社會,應該要能反映更深沉的文化認同。開會前言師大藝術史研究所的曾所長便提到在柏林,市民熱烈參與博物館營建的公聽會,他們將博物館營建看作代表自己的國家、城市、乃至自身認同的課題,不可不關心。如何讓台灣的社會也能有這樣的認識,與博物館是否能長久、永續經營,有密切關聯,是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

20090328博物館建築與古蹟保存討論會(上)



德國公共博物館建築的重要推手Karl Friedrich Schinkel為歌劇魔笛設計的經典佈景,這樣的圓拱在他的博物館設計中也被充分運用

==================================================================================

剛參加完博物館建築與古蹟保存討論會,會去除了因為自己想多知道關於博物館建築的新觀念,也因為邀請來的演講者講題是十九世紀的美術館,剛好最近才接觸關於十九世紀歐洲建築的文章,但都在討論巴黎,也想看看在德國有什麼樣不同的風貌。

因為個人沒有太多事前準備,我只聽上午的演講,起碼還懂些皮毛,下午的研討會怕沒背景知識聽不出個所以然就沒留下來聽了,打算回家自己多找找資料+看看有沒有人發表文章作深入一點的解說讓我進入狀況。這次的研討會我覺得排程是很不錯的,先是回顧國外博物館建築、博物館群(柏林博物館島)的發展,再回頭探討最近被提出的「首都文化區」博物館群,如果要成立營造方向為何。首都文化園區計畫結合以總統府(日據時期的總督府)為中心的古蹟區域,以及台灣重要的文物、自然、產業等展覽,變成一個完整展示台灣文化的博物館群。就現階段的規劃遠景,我覺得是個不錯的想法,只是如何實踐還有非常多事要作。之後再另外討論這個議題,這篇重點先放在上午對十九世紀美術館的探討。

雖然演講時間不長,不過一個多小時,但是其中牽涉到的基本知識、建築的發展成就、建築師,其實每個名詞都是一個大議題,但是用最精簡的說法,演講想呈現的,便是博物館如何從貴族的陳列室掙脫而出,獨立成一個以「公民」為出發點的建築空間。這樣的改變牽扯到許多因素,像是國家的概念因為拿破崙的征戰而加強、對國家文物的珍視、從法國大革命以來原本王室的收藏公開展示等。演講以德國的博物館建築為例子,說明博物館原本只是在王宮隔離出一塊區域或另建一棟子樓,但在建築師Schinkel、Klenze等人的提倡、以及當時的執政者腓特烈一世提倡藝術活動、愛德反法的環境下,博物館建築脫離法國較強調當權、帝國的作法,營造成市民享有的空間。建築將柱廊 (colonnade)與迴廊 (arcade)以古代雅典為範本,打造成市民公共空間。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概念圖



學習時為了弄清楚自己所得,作概念圖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我也嘗試做了一張,整理自己的想法與習得的資訊,讓學習比較有條理

仔細想想,這樣的整理可能是一種束縛想法的框架,不過要打破框架,也得有框架可以打破,這個概念圖也有待我繼續探究檢視,然後改變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博物館in新科技



State Heritage Museum 網址

博物館雖然強調到館體會實物,但是在科技的發展,數位化也成為博物館必須注意的重點,它對館內藏品的宣傳是十分有利的方法,透過線上瀏覽藏品,也可以吸引有需要的人購買圖像使用權,但圖像的搜尋因為多半只能仰賴文字描述,常造成搜尋上的落差,因此如何搜尋圖像資料,近來也是不少人研究的課題

這個位於俄國的State Heritage Museum與IBM技術合作,在圖像搜尋上做了新嘗試,也就是使用顏色分佈和版面配置的特徵來找圖,文字敘述很抽象,直接看操作情形比較快



首先是色彩搜尋,它讓你可以選數種顏色排成色帶狀並決定比例,之後以這樣的資訊找圖

以下是搜尋成果,一兩張風景畫有點像



還有一種更進階的,可以用幾何形狀+色彩+位置的組合作搜尋



雖然條件更多,但是沒有比較精確,跟前面一種差不多



會有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能搜尋的內容不夠多,加上每筆資料的比對方式都有關,如果資料量更大,應該也會找到更相似的作品,這樣的搜尋引擎需要JAVA程式支援,也可能不是每個使用者用起來都方便,不過新的可能還是值得密切注意,這是有點以前的例子了,相信現在技術有更好的,不過多館合作,館藏多了,效益才出得來,國內的數位典藏其實也可以試看看加上這樣的搜尋方式

===========================update========================================
怕有人找不到搜尋引擎在哪裡,請點首頁的digital collection,之後旁邊會出現colour search跟layout search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名與咒


圖片來源: http://p1.p.pixnet.net/albums/userpics/1/2/224512/1179796706.jpg


名與咒不只出現在小說 也的確發生在現實生活
===========================================================================
如果博物館不叫博物館了,博物館是否就消失了?

不叫博物館的博物館是什麼風貌?

以上兩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好像也已經脫離了學術的領域範圍了,變成有點哲學性的答辯,但是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對應博物館的種種議題,也頗為令人玩味。

事物本無名,但為了大家溝通便於指稱,產生各種名。但有時名卻又脫離原本指稱的事物,單獨出現對人產生作用,這種名的力量便成了咒。

看夢枕貘寫的小說<陰陽師>和<沙門空海>,故事最大的重點便是妖魅或咒術能夠作用在人的身上,是靠著人對他們說的事的相信,也就是對名的相信;使得人被影響,看到許多事實上並未發生的現象。例如宣稱要憑空種出西瓜,雖然只是把西瓜從袋子裡拿出來,觀眾卻會覺得西瓜好像憑空出現。這種法術的運作便是靠名的力量產生咒。人們用名去認識世界,但也被名所囿,讓名變成一種咒。

就哲學的角度來看,所有你無法觀察、命名、描述的東西辨識不存在的;佛家的說法也告訴我們,沒有名,世上的一切皆是虛無,連虛無這個詞也是虛無的。而在描寫法術、咒術的小說中更認為,只要有名,便能創造事物,可能作用在一個人身上,可能作用在一群人身上。或許小說的情節有點誇張,但也讓我不禁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因名而被創造出來,而我們是否中了咒而不自知。

最近博物館界最被拿出來討論和批評的故宮南院,我覺得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故宮南院已經是一種咒了。博物館界認為故宮南院的樣貌,官員希望故宮南院的樣貌,民眾想要故宮南院的樣貌,其實是三回事,而真正故宮南院的樣貌,又是另一回事。但是大家都不斷用這個名詞,想要達成自己想要的,不斷爭吵為何故宮南院沒有照他們所想的走。故宮南院這個名已經脫離了它原本指稱的物體,像法術一樣,騷動人心。也難怪有人提出不要故宮南院這個名稱,或許就是想擺脫這個名詞的束縛。

傅科說過「權力創造知識」,知識也對我們的世界造成改變。例如國家其實是藉由概念的製造,最後才成形,人民才認同國籍概念。而博物館也是在近代才有的概念,進而創造出叫做「博物館」的機構。也許很早就有類似型態的機構出現,但不叫博物館,作法也不能被叫作博物館。既然博物館是因概念而生,究竟什麼是博物館,追根究底也是一種名與咒的關係吧。為何一個名會出現、我們會中咒,中了咒為何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如果能有釐清這些事的智慧,博物館的發展想必會有非常大的進展。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博物館的委外和民營化




利益與文化真的水火不容嗎??

圖片來源: http://www.lindamoran.net/images/greedy.jpg

博物館在台灣許多是公營,接受政府經費營運,而公營事業最為人詬病的便是不夠靈活、不及時因需要改變、有固定經費做事沒動力等。而在博物館事務的討論中,也不乏有人覺得公營導致博物館許多作為受主管單位箝制。因此博物館民營化、委外經營的議題也開始在台灣被廣泛討論。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現在,利用民營化或委外經營,也是增加博物館戰鬥力的策略,能讓博物館的「績效」、「產出」更好。

既用到「績效」或「產出」,則表現了另一些人的隱憂,擔心過於商業化重視利益的方式,也不適合博物館的經營。如果都以績效來看藏品價值,可能流於偏好大眾喜愛的風格、或是有話題的作品,展示內容不夠全面。或是處理藏品的方式流於「迪士尼化」(詳見本站文章 "解構後的博物館(下)"),掩蓋原本博物館展示希望達到的目的。

最大的問題或許在博物館本身與被委外、或接管博物館的單位對經營的前提。簡略而言,博物館的經營目的不是賺錢,而是有文化教育的任務,營收是為了維持館的營運、或是擴充各種設備和藏品;而被委外或接管博物館的機構則一般較重視博物館為他們帶來營收、企業形象、廣告等,除非是企業家單純希望回饋鄉里社會(也很難說是否是為了名聲),否則利益,無論是有形無形的,一定要能夠評估、計算、能大過或至少打平投資成本。

在非營利的文化機構談錢也許傷感情、不懂文化的珍貴,但是換個角度來想,一個機構為了文化花了大筆金錢,但是回收微乎其微,這樣的後果也是令人擔心。特別在景氣不好時,這樣的花費必定受到質疑,責怪生活都顧不了安能供得起這麼花錢的事業。如果一個機構都是被人供養,無法自己負擔費用,那是否能長期經營,決定權掌握在他人手裡,這樣是很危險的。

可是利益與文化兩者不能兼得嗎?兩者是否能互相搭配,讓博物館達到自己的設立目的又能永續經營?我覺得溝通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明確的、有建設性的溝通。藝術文化無價,但為了與出資者溝通,藝術文化的好處、價值所在要能明確的表達。博物館的理念如何落實,要能化作實際的步驟、方法,讓出資單位可以評估、質疑。如果被質疑,要能想第二方案,使雙方都能接受。如果只是堅持己見、一定只能選一邊的概念,那麼這樣的合作是無效的。如果大家表面達到共識,其實根本沒溝通好,那這樣的合作更是減分。合作是要能1+1大於二,大家一起想出更好的方案。

要文化不是一定就賺不到錢;要賺錢不是一定只能給觀眾一種型態的東西。有憑據、具體不打高空的溝通,相信能讓博物館委外、民營化不只是與金錢妥協,而是能夠雙贏,創造更好的博物館。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解構後的博物館(下)



圖片來源: http://www.2222.idv.tw/index%E6%96%87%E4%BB%B6/%E6%96%87/%E6%8A%80%E5%B8%AB%E5%A0%B1/%E9%8B%BC%E7%AD%8B%E7%8F%BE%E5%A0%B4%E6%9F%A5%E6%A0%B8%E6%B3%A8%E6%84%8F%E4%BA%8B%E9%A0%85.jpg

揭發秩序下的紊亂 需要勇氣

或許是人們渴望有秩序的假象,因此在現代有人鼓吹解構,但在大眾文化裡,「迪士尼化」、建造光明秩序的表象的風潮也大行其道,並且能被一般人接受。張譽騰先生在<博物館大勢觀察>這本書中提到,迪士尼打造一個有秩序、邪不勝正的夢想世界。展現歡樂、光明,隱藏自私醜惡。張先生也憂心,這樣展演方式擴及至博物館,讓博物館迪士尼化,會使博物館呈現的東西較為淺薄、立場單一。在我自己的經驗中,這樣的敘事方式其實也的確有偏頗的危險。例如迪士尼曾經將鐘樓怪人改為動畫,但劇情改得面目全非,我直到看過原著,才知道劇情變更得多麼大,用隱晦的方式處理神父對吉普賽女郎的感情我可以接受,畢竟是給兒童看的片子。但是將原本花心不負責的隊長改成專情的英雄、最後搭救吉普賽女郎,我不覺得有必要做。原著本來就是要表現外表好看的人,內心自私醜惡;外表醜惡的,卻有善良的內心,但世人(吉普賽女郎)卻寧可擁抱外表美麗卻已然破碎的花瓶,不屑一顧外表不起眼,卻完好的花瓶。動畫最後卻選擇傳統的才子佳人,鐘樓怪人變成一個善良的丑角,掩飾原著對人性的思索批判。我不反對迪士尼動畫有一定的操作模式,可是為何要選一個不符合自己需要的腳本,然後硬是改得符合。這樣的觀念處理博物館展示,民眾是被娛樂了,但也被給予一個層層掩飾的假象,這是否是博物館設立的目的呢?

現今台灣的博物館紛紛以特展吸引人潮,用各種宣傳手法吸引大家的興趣,例如最近剛結束的絲路展,展覽極力表現絲路的繁華、藝術與文化往來,大賣相關紀念品,還有復古的點心。可是美麗繁華的絲路,底下卻也有許多政治變更、戰亂,同樣是影響絲路的重大推力,卻被省略不談,這樣的方式其實也不夠多元敘述,帶給民眾深入的思考。帶給觀眾快樂驚奇固然重要,但在展覽中給大家更多啟發,是否更是博物館的價值所在呢?

解構後的博物館(上)



圖片來源: http://www.writedesignonline.com/resources/design/rules/EMunch-Scream.jpg

吶喊 也是一種對虛無秩序的挑戰

博物館作為一個以收藏品保存人類的文化知識的場域,如何處理、向外展示藏品,與社會思潮一直息息相關。博物館不只是把一個個物品擺放出來,也決定了物品間的關係如何建立,藉此對觀者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在後現代的解構思潮下,博物館該參與解構的行列,用展示改變觀眾的觀念;或是不願承擔解構對觀者造成衝擊後勢必出現的輿論,繼續維持以往創造秩序的做法,並且加入觀眾喜愛的元素,讓觀者覺得在展覽中感覺愉悅舒適?

解構對人類的創作乃至生活思考,有極為顛覆的影響,它想剝開由立場、權威製造出的一個一致、光明潔淨的假象,揭露其中扭曲交錯、無序的真相。解構帶來更多面的思考,但這樣的思考對許多人可能是不快的、至少他們閒暇之於到博物館參觀,沒有心理準備接受這些。

解構之於博物館最大的最顯著的影響,或許就是「生態博物館」這個概念的提倡。這個概念由法國的博物館學家希維賀(Georges Henri Riviere)以及瓦西納(Hugues de Varine)在1970年代提出,打破博物館照學術、學門分科放置展品的既有概念,認為博物館可以透過民眾參與,變成動態活潑、某地文化、記憶的保存所,博物館本體模糊,與週遭地區結合,展品的定義也被擴大。這樣的概念便是解構博物館原本以少數人價值、目的需要來建構的展示秩序,不是博物館經營者單方向影響觀眾,觀眾也影響博物館的展示,讓博物館的面向更加多元。這樣的思考風潮風行了十餘年,但最近較為冷卻,不過生態博物館所提倡的,地方人民與政府一起打造博物館的概念,卻持續被重視、實施。

但在我看來,生態博物館的概念的確是一次解構,可是只是強調讓民眾一起打造博物館,或許博物館處理的展示內容變廣,但不一定是解構,可能只是換湯不換要,用不同的展品、不同的立場,又建立一套看似一致的秩序。如之前所說,解構是一條充滿衝擊、也許令人感到不快的道路,因此就算以生態博物館為概念,從展示的方法與內容還是可以看出,有一種既定的立場勢力在左右著,不是真正解構、動態變化、表現比較多元的樣貌。同時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常也被當作「建造地方博物館、帶動地方建設與商機」,在這樣的目的下,博物館會更想建立一套安全的敘事方式,讓來的人都高興。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博物館與地方建設的關係(下)




古根漢美術館畢爾包分館夜景 打造美術館需要比想像中更多的努力 (圖片來源: http://www.instantworldhotel.com/Picture/Guggenheim%20Museum,%20Bilbao,%20Spain.jpg)

更遠的例子還有古根漢美術館要在台中建館,最後胎死腹中。曾經看過相關的探討,如博物館季刊18期四卷有何春寰先生的大作,探討失敗的原因。古根漢雖在打造畢爾包分館成功結合城市營造,是一個成功案例,但在台中卻計畫失敗,其中文化認同與博物館形象營造是重要的課題。不同的文化環境使得經營手法需要改變,文化建設也不是短期營造就有效果,需要好好設立目標,長期營造。在這個案例又同樣可看到政策過於躁急的擁抱「文化名牌」,卻沒有從長計議。

Museumification(博物館化)在當代的博物館研究中常出現,主要是用來說明各地的文物、文獻、地方特色等,都逐漸傾向以接近博物館展示的方式來展現的現象。例如原住民生活以器物展示、慶典活動模擬等方式向外界展示,能更為活潑並吸引觀光客,同時也能保存文化,使博物館開始與地方建設並論。在現在的台灣,由於營造地方文化也是現今評估行政績效的重點之一,許多政策都開始關心文化活動的發展,導致各式博物館、文物館的建立變成新聞的焦點。地方建設與博物館(文物館)的連結為博物館的發展開拓新的樣貌,也有新的困難待解決。

有人對博物館和政策連結感到不妥、覺得博物館是公益組織不應與政治掛勾。但我想,從現代博物館出現的概念、社區參與博物館營建的現象,或許博物館與公共政策牽扯在所難免,也不一定是壞事。畢竟在博物館與社區結合的想法下,有政府公權力輔助也是必要的,畢爾包經驗也告訴我們博物館結合地方營造並非不可能。但重要的是,博物館的起源、概念、思潮整個體系並不在台灣文化內,要讓政府官員理解並做出更好的決策有許多困難。才會導致政策想借用名牌,卻忽略在地規劃的狀況,錯誤的起步也讓博物館專業之後難以改變劣境。改善台灣博物館的體系、建立博物館在台灣社會穩固的文化符碼,是重要的基礎建設。如果大家能對台灣文化、博物館功能作更深入的思考、懂得放手給專業,人民與政府一起努力創造更與社會文化連結、更有活力的博物館並非遙不可及。

博物館與地方建設的關係(上)




九份黃金博物館 一個結合地方特色與博物館展示的例子 (圖片來源: http://blog.roodo.com/endless_shui/90415597.jpg)

由於文化觀光在全球的盛行,使得博物館與地方建設的連結越來越被強調。這樣的連結加深博物館在社會的意義,但也因此,為博物館的發展投下許多以往較不被提及的因素,產生的效應常常比想像中大得多。

居民參與博物館的建構是近代博物館發展被提倡、也曾十分熱門的想法,「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即是強調博物館與週遭環境的連結,讓展示對人的意義更加擴大。近來台灣的九份黃金博物館、白米木屐博物館都是常被拿來講述的案例,開創出新的文化觀光資源。然而除了將地方特色作博物館性的展示,在台灣似乎還有一種固有博物館學不常論及、進來開始出現的新現象— 利用既有的博物館名牌的移植,來帶動文化觀光產業,可說是另一種藉博物館來增加觀光資源的新型態。古根漢美術館進駐台中和故宮南院都是重要的案例。這兩個計畫一個已經胎死腹中,一個正在重新招標建案,在它們的發想、實施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地方建設的意見加入後,對整個計畫走向的影響。社會對博物館的影響,亦或說政治對博物館的影響,是十分值得觀察的現象。

故宮南院的議題從2003年開始已經延續要六年之久,直到最近又要重新招標,其中牽扯的問題很多,但除了博物館內步的決策,外在社會因素的推波助瀾也對規劃有莫大影響。故宮南院這項決策的成立,與政治人物對議題的關注關係不小。例如連戰對台中建設的想法,提出台中古根漢美術館以及嘉義故宮南院,可以帶動中南部的文化觀光與繁榮。接著還有嘉義縣長陳明文也對這樣的規劃表示贊同。然而,建案的一拖再拖、故宮遠景館與太子大道的興建被質疑涉嫌貪污,這些都為該計畫蒙上陰影。

這件計畫的執行,要分析其問題有太多面向可以說,但從社會政治與博物館的角度來看,或許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當事者為了某些政策目標,操之過急的希望運用某些已建立的文化符碼(故宮享譽國際),快速的「精進」文化建設,但忽略許多博物館建立的基本目標設定意義。太過快速的招標建館、提出南院的名稱卻沒有詳細規劃南院裡頭要放什麼、要如何定位。現任總統馬英九之前也在政策上提出了故宮中部分院的想法,會如何落實還有待觀察,但從故宮南院的經驗,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依然只有名稱宣示而無確實規劃,應該也會導致許多相似的問題。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星光博物館




電影<博物館驚魂>的海報,晚間的博物館能帶給人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近來國內博物館都開始晚間開放,像是故宮週六晚間開放、北美館晚間全館開放、歷史博物館週五開到晚間八點半、十三行博物館晚間舉辦音樂會等。舉辦的方式不一而足,有的只是單純延長開放時間;有的則是有計畫的舉辦各種活動,吸引民眾晚間前來從事休閒。像是台北美術館晚間全館開放,還有許多配套措施,並打出「Art we here」的口號,「夜間假日親子活動」、中庭音樂會「樂夜饗宴」、「星光電影院」及「七點檔親子導覽」…,打響了夜間北美館的名聲。

博物館夜間開放,除了配合民眾要上班、晚間才有時間參觀博物館外。博物館也配合民眾喜愛的各類活動,提倡到博物館休閒娛樂,故宮還打出音樂、咖啡、美食的標語吸引大家。但是用這樣的方式吸引人群來博物館,對博物館有何好處、有何值得思考的地方,個人認為可分幾個方面:

營收增加

因為夜間開放吸引的人潮,最直接的便是增加參觀人數,也增加了博物館周邊設施賺錢的機會。例如故宮打出咖啡、美食的宣傳詞,延長開放故宮博物院內的咖啡廳以及三處餐廳。讓民眾在博物館活動時,也增加了博物館的額外收入。

宣傳

在晚間舉辦大型活動可以吸引民眾的目光何參與,趁機讓民眾對自己的博物館有更多認識。

製造博物館新文化符號

例如北美館將音樂會、放映電影當作博物館夜間活動的一部份,而非偶爾的特殊活動。並且打出Art we here的口號吸引民眾晚上來此休閒,這便是博物館在社會上的象徵符號的轉變,博物館不是單純參觀、學習的場所,還有休閒娛樂的功能。這在現代社會,是被大眾更偏好的走向,也變成博物館吸引民眾前來的重要方式。

雖然夜間博物館有上述的好處,但也有許多人對這樣的方法感到質疑,覺得似乎轉移民眾參觀博物館的重點,原因有以下幾點。

開館時間增長與辦活動所需負擔的成本

夜間開館必須支出額外的人力與電費等,所以也有人認為,其實只要改變博物館的開館時間,從下午到晚上,這樣就可以配合民眾下班的時間,也不用再花更多錢延長開放時間。同時辦活動的花費究竟能不能因為參觀人次增加、或是增加在館內設施如餐廳的收入打平或是增加收費,這也是未知數,因此成本問題,對於經營星光博物館是一大考驗。

參觀焦點轉移

也有人認為辦了許多活動增加博物館曝光以及人氣,但是對於博物館保存文物、展示等主要宗旨是否有幫助?或者只是用以增加人氣,而忽略了博物館的使命?博物館只用經營這樣的活動來增加人氣,會不會淪為便宜的娛樂場所?

星光博物館,我認為是很配合都市人的休閒時間的作法,舉辦一些活動,也可以吸引人潮來參與。不過我認為不管舉辦什麼活動最終都應該要讓民眾對博物館的內容產生興趣,播影片或音樂會,也要與博物館的展品符合,這樣效果才會加乘。如果要主打咖啡美食的休憩活動,可以把它視為更充分利用場地並增加受入的作法,但不能讓這樣的活動忽略博物館本身的展覽或主打,否則容易捨本逐末,浪費了博物館最珍貴的資產。而且舉辦夜間活動也要依博物館的條件、所在區位作調整,如果博物館在地不是很熱鬧的市區、交通不甚方便,可能對觀眾的吸引力也會打折。任何的宣傳方式,都不能只是照抄成功經驗,也要根據自己博物館的特色作調整,才能充分發揮一個新經營方法改變的效果。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讓我們一起迷路吧」- 吉卜力美術館

http://www.youtube.com/v/ZvnvMPRfa8U&hl

<按連結觀賞天下雜誌對吉卜力美術館的報導>

宮崎駿開創的吉卜力工作室製造許多經典的動畫,提供兒童夢想的園地,而影像製造出的夢想若實體化,其效果又更加觸動每個看宮崎駿動畫長大的人。

吉卜力美術館的訴求與一般以漫畫、動畫為主體的美術館相當不同,因為一般以這樣的題材為主題的美術館多是較靜態的原稿擺放、搭配一些模型、相關影片播放。但吉卜力美術館卻強調用帶給觀者驚喜、並重現電影氛圍的方式來呈現展示品。更為有趣的事,展示吸引人的重點並非呈現原始物件- 如原始畫稿,而是將動畫的影像與概念帶到現實世界。真的可以讓小孩爬進去嬉戲的貓巴士、草叢裡驚鴻一瞥的廢棄機械人,這些都是依原始概念、影像再製的物件,但是卻是參觀者的重點,也是博物館認為的展示重點。這與吉卜力美術館的宗旨- 帶給參觀者自由奔放的夢想有關。無論是建館理念提出者的宮崎駿,還是負責經營的館長,他們都不希望吉卜力美術館是一個安靜肅穆、靜態展示一些珍貴手稿的地方,而是兒童或有好奇心的人歡笑的園地,因此在優先性上,經營這樣的空間比保存物件要重要的多。

我欣賞吉卜力美術館的地方,是它對兒童參訪者的友善。巨大的貓巴士是填充玩具,安全又不怕小孩在裡頭翻騰;縮小的羅浮宮展品高度更方便孩童觀看。對兒童而言,學習經驗不只有觀看,常常伴隨活動、與觸碰。像迷宮一樣可探險的展場、能摸摸玩玩的展品都能讓小孩的記憶更深刻。近距離觀賞電影影帶的播放方式,同樣也是滿足孩童的好奇心,並激發他們對電影的興趣。他們對美術館的經營方式,讓人不禁思考,美術館的展示品除了讓觀者體驗實物,是否還能體驗想像?除了對展品做最適當的擺置,是否能像吉卜力美術館一樣,與原作者的創作理念結合,發展更多元的展現方式?

除了欽佩吉卜力美術館能體會兒童的好奇心,用活潑適合兒童的方式展示。不可忽略的是,宮崎駿監製的動畫在日本社會代表的文化符號,許多民眾看宮崎駿的動畫長大,並從中得到許多啟發和感動,這不是單純一個劇情好看有趣、小孩喜歡的卡通影片能夠達到的。如果宮崎駿在日本社會沒有這樣的地位,那這樣的擺設方式可能也只會被當作迪士尼的夢幻樂園來看待。是因為宮崎駿的動畫代表著日本兒童的成長回憶與夢想,才讓大家參觀吉卜力美術館如此感動。從這個例子,也值得人思考,有好的展品好的展示方式,那要如何建立展覽與社會大眾的連結。而台灣的社會,又有怎麼樣的經驗與精神能體現在展覽,可以讓展覽與社會大眾可以產生更深刻的連結呢?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吸引人前往的博物館建築?符合博物館機能的建築?(下)



捷克國家圖書館暨檔案館- 來源: arch.m6699.com/content-10708-4.htm

除了興建期間會引發爭端,完工後也可能有爭議。例如捷克的國家圖書館造型前衛,被人戲稱是章魚,也有許多人認為跟周遭建築不甚和諧。

捷克新國家圖書館惹爭議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700000/newsid_6700200/6700231.stm

除了外殼,內部機能才是能讓使用者願意長期使用的關鍵。具有設計感內裝不一定是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燈光、家具、空間配置、安全等細節都是應該參酌使用者建議的,否則事後使用者不滿意必須更動內裝,除了又是一筆花費外,設計者也可能會覺得有違他當初設計的理念。設計也必須考量參觀者的各種需求,無障礙空間、集乳室、廁所…,都是不可忽略的細節。建築上雖要尊重專業,但將需求表達清楚是出資者應盡的責任。

一個外型吸引人、設計大家都稱讚的建築完工了,在長遠眼光上、也是建造建築的目的所在,最重要的議題便是在人潮之後,這個建築是否帶來長期的使用者、增進這個機構與社會的連結?例如台北市立圖書館的士林分館採用綠建築,優美的外形和建築理念都吸引大家的目光,該建築也得到世界大獎。但也有人批評這樣的建築增進了遊客參觀的人數,並沒有增長太多長期的使用者。或者遊客只在外面拍照,對裡面的內容走馬看花甚至根本沒進去。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總結對這個主題的討論:為何要用一筆可觀的經費來蓋有特色、地標性的建築?除了用建築吸引人群,還要有什麼配合的條件讓這樣的投資效果更長久?

我想,一個成功的建築體就像一雙美觀又舒適的鞋子,但更重要的是有人長期穿它、穿這雙好鞋行千里遠,到達想去的地方。否則再好的鞋,沒人穿也只是蒙塵罷了。吸引人的建築是一個利器,但操作者也要是個高手才能完全發揮它的成效。建築配合內容、內容也讓建築更具意義。唯有對自己的機構發展做出周全的思考、同時增進自己內部的管理,而非趕潮流、一時興起貿然行動,才能讓建築的投資花得有價值。

雖然文中舉的例子包含各種類型的機構,但其實問題都有共通之處,都能用來思考博物館建築的種種議題。一個美麗的建築的誕生令人充滿期待,但如果沒有周全的規劃貿然行動,變成美麗的錯誤就十分令人遺憾了。

吸引人前往的博物館建築?符合博物館機能的建築?(上)



故宮南院概念圖- 來源: 嘉義政府文化處

獨特而可成為地標的建築是吸引遊客參觀的好方法,許多與文藝、教育有關的機構都投入興建特色建築的行列吸引人群,如音樂院、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從早期的雪梨歌劇院、西雅圖的公共圖書館、捷克狀似章魚的國家圖書館、每個分館都有不同風格的古根漢美術館、故宮南院、最近計畫興建的台北藝術中心…例子不勝枚舉。這些由著名設計師們競圖選出的地標建築,不管最後成效是否令人滿意、民眾的觀感如何,它們的確都引起媒體的關注和前往參觀的人潮,宣傳效果卓越。但是長期對一個機構的效益究竟如何,值得大家深思討論。

看過這類建築興建時與完工後的報導,發現建造這樣獨特且通常規模不小的建築,容易發生以下這幾個面向的問題:

1. 經費問題

2. 理念與出資者不合

3. 內部有些結構在正式啟用後發現不合需求

4. 引發遊客參觀,但沒有帶來長期穩定的使用者

經費問題是所有機構大規模興建建築第一個面臨的問題。通常邀請著名建築師來競圖、建築師想要傳達的理念、希望做出的新效果等,都是一筆可觀的花費。這筆花費是否真的要用在一個「美麗的外殼」,或者可以花在更需要的地方?更遑論興建到一半,發現經費超出預期,而剛好碰到景氣低迷,呈現既無法收回花下去的錢,又無法在挹注經費完成建築的尷尬局面,結果建築成了美麗的廢墟。像是著名的雪梨歌劇院,興建時經費不斷追加,最後搞得原設計者與出資的政府不歡而散,後來才由其他建築師接手把建築完成,整個過程歷時十餘年。
雪梨歌劇院的確是建築的一大突破,也成為旅遊必去的景點,但是這樣的耗錢耗時、投資巨大成本,是每個想要建造地標建築的機構在實施前必須好好思考的。當然如何控制經費、確認花費的合理性,都必須與設計者溝通,自己也要花心思去了解建造進度、每項花費的去向等。同時預估經費也要根據別人的經驗,預留一些延伸的空間,會較為保險。

第二個與第三個問題可以一起討論,簡而言之就是使用者期待與成果的落差。例如故宮南院便發生設計師對故宮提起索賠四千萬的告訴,並宣稱只要拿到錢就放棄設計權。一段委任關係走到這樣的地步,自然是十分嚴重,也讓先前花下的經費似乎像拿錢打水漂。引用世界宗教博物館前館長漢寶德2008年11月28日在中國時報發扁的內容,他認為沒有一個籌備處和有建築專業的負責人來監督興建事宜是關鍵,一個建案有太多不同委員會的聲音、院方失去表達意見的機會,弄得最後不知如何收拾。加上當時故宮南院從競圖到選用也太匆促,並沒有好好思考建築裡的內容是什麼、走向為何。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開始一件事都有動機

想要建立這個部落格,其實半為了學業需要,還有一半是自己的興趣和一些胡思亂想。

博物館在台灣的發展尚未十分完熟,期刊文章如是說、民眾對博物館的利用狀況和博物館世界建立已久的歐美相比,也是如此的結論。

單就個人很微不足道的觀察,去參觀博物館的人,趕流行、有氣質的約會地點、做作業所以必須要去等理由,是較大多數人去博物館的原因。真有從博物館的館藏中,獲得什麼比較深刻、能較長期留在心中的想法的,可能人數還不是這麼理想。在博物館學的書籍上所言,博物館應與社會密切互動,但在台灣,似乎這樣的互動不夠長期、也不夠深入。

博物館究竟在現在的社會,台灣的社會,是如何的場域?對使用者的意義為何?博物館要如何因應現在的社會?為何有些博物館的建設被社會上一些群體,認為喧嘩取寵、沒有意義?

這些問題很常被討論,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結論。這裡的文章,只是紓發個人對所見所聞的一些感想。但是藉由在這裡的討論,引起大家的意見交流,將是我所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