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我們的博物館發展史呢?



美國國會圖書館主持的American memory計畫的標誌,數位化美國重要歷史文物圖片or歷史照片等
典藏文物,更重要的是蘊含其中的記憶,它是從不間斷的述說著的,等待被書寫下來

===================================================================

這篇文章算是應觀眾點播寫的吧,緣由是因為和友人聊天時,他對台灣博物館的發展緣由有些疑問,他想知道在戰亂頻仍的狀況下,當時的執政者怎麼會有將文物作保存陳列的念頭(像搬運故宮的文物),當時中國或台灣的環境,有博物館的概念嗎?連生活都有問題,怎麼想建博物館?

對於這個問題,以我的認識回答是:「當時故宮文物剛運到台灣,也只是保護國寶的概念,並沒有開放參觀,博物館的概念式之後慢慢成形。」現在大家認知的故宮博物院(剛建好叫中山博物院),是1965年建成的,在這之前,故宮文物只被儲放、由專業人員進行初步清點研究,而且一開始展覽也少,可能展期過了,故宮就「閉館」一段時間。對這點我友人感到十分新鮮,因為他以前不知道故宮成立的歷史。這或許只是一個事實資訊缺乏造成的小問題,但也從此出發產生一個有趣的大問題:博物館是怎麼被台灣人接受的?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台灣幾家較早開門的博物館,如故宮博物院(1965年)、歷史博物館(1955年),起家的方式都是先接收館藏(如國寶、撤退時從大陸搬出的文物),然後政府開籌備處>> 開設博物館。在這次很粗略的調查中,也發現其實在民國十幾年時,當時中國大陸就有博物館收藏一些考古出的文物(如河南博物館,1927年成立),另外在清皇室搬離紫禁城後,政府也直接就地成立故宮博物院(1925年),當時的政府已知道保存文物的重要,在遷播來台時也不忘搬運文物(然後變成台灣許多博物館的館藏)。

從上面一些片斷的了解,雖然不是很清楚當時的博物館如何營運、什麼人會參觀博物館,但可以稍微觀察出從當時大陸國民政府,到台灣現今博物館發展的兩大特色:

1. 公家接收文物,再成立博物館向外展示
2. 大眾對博物館的成立參與不大

根據之前上中國藝術史的相關課程時老師的敘述,以及一些早期重要的中國藝術史學者著述提及,也可發現民國初期乃至國民政府剛到台灣時,博物館發展的方向,一直是偏向發現文物>> 收藏>> 學者研究這樣的循環,似乎文物就是拿來保存和作研究,一般民眾似乎不太可能有機會(念頭)想去參觀博物館。看到這些狀況,我不由得猜想,在戰爭後,台灣第一批不屬於研究者的觀眾,前往博物館參觀文物時,動機為何、期待從中得到什麼?從以前中國歷史看來,玩賞文物是有錢人或權貴的私人娛樂,從沒有公開的概念,突然有博物館的展覽向大眾招手,將以前藏於私事的文物公開在大家眼前,大眾會有什麼感覺?

博物館如何發展,好像只是一種事實的調查,無關緊要,尤其是台灣的博物館的發展像是歐美驚艷的移植,因此許多談論博物館的書籍常以「台灣博物館是歐美的移植,發展不成熟」來帶過。但深究起來,其實我們接受博物館的背景、過程,其實與歐美大不相同。歐洲中古時期就有陳列室的概念,將珍稀之物放在一個空間,供少數人觀賞、增廣見聞。將物品公開讓人欣賞的概念,十分早就成形。十九世紀許多宮廷珍藏開方參觀、舉辦頻繁的沙龍、藝展也都讓這個概念愈來愈強化,到現代當然是更蓬勃發展。但相對來說,我們主要是因為歐美的掠奪體悟文物有價值、進而收藏保存,因為是「國寶」,所以早期發展是由政府掌握,民眾其實沒什麼機會了解博物館。但因為傳統文化中參觀博物館的概念幾乎不存在,於是從外移植經驗的博物館展覽,和一群對博物館沒有概念的人的相遇,就十分令人玩味了。

文化的移植再成功,也無法完全複製源地的環境,其中產生了哪些異變、造成哪些影響,是重要的探討課題。或許只是無數的小細節,但仔細檢視了解,或許對我們現在社會的博物館面貌,能有更好的了解。唯有了解過去和現在,才能展望未來。不過數十年前,參觀展覽是個奇特的經驗;數十年後,從小就有博物館概念的世代,已不明瞭博物館如何出現在生活中,歷史記憶的缺失,如何影響我們對博物館的認知,值得大家多留意和深思,找回埋沒在歷史洪流中,我們與博物館互動的記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