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解構後的博物館(下)



圖片來源: http://www.2222.idv.tw/index%E6%96%87%E4%BB%B6/%E6%96%87/%E6%8A%80%E5%B8%AB%E5%A0%B1/%E9%8B%BC%E7%AD%8B%E7%8F%BE%E5%A0%B4%E6%9F%A5%E6%A0%B8%E6%B3%A8%E6%84%8F%E4%BA%8B%E9%A0%85.jpg

揭發秩序下的紊亂 需要勇氣

或許是人們渴望有秩序的假象,因此在現代有人鼓吹解構,但在大眾文化裡,「迪士尼化」、建造光明秩序的表象的風潮也大行其道,並且能被一般人接受。張譽騰先生在<博物館大勢觀察>這本書中提到,迪士尼打造一個有秩序、邪不勝正的夢想世界。展現歡樂、光明,隱藏自私醜惡。張先生也憂心,這樣展演方式擴及至博物館,讓博物館迪士尼化,會使博物館呈現的東西較為淺薄、立場單一。在我自己的經驗中,這樣的敘事方式其實也的確有偏頗的危險。例如迪士尼曾經將鐘樓怪人改為動畫,但劇情改得面目全非,我直到看過原著,才知道劇情變更得多麼大,用隱晦的方式處理神父對吉普賽女郎的感情我可以接受,畢竟是給兒童看的片子。但是將原本花心不負責的隊長改成專情的英雄、最後搭救吉普賽女郎,我不覺得有必要做。原著本來就是要表現外表好看的人,內心自私醜惡;外表醜惡的,卻有善良的內心,但世人(吉普賽女郎)卻寧可擁抱外表美麗卻已然破碎的花瓶,不屑一顧外表不起眼,卻完好的花瓶。動畫最後卻選擇傳統的才子佳人,鐘樓怪人變成一個善良的丑角,掩飾原著對人性的思索批判。我不反對迪士尼動畫有一定的操作模式,可是為何要選一個不符合自己需要的腳本,然後硬是改得符合。這樣的觀念處理博物館展示,民眾是被娛樂了,但也被給予一個層層掩飾的假象,這是否是博物館設立的目的呢?

現今台灣的博物館紛紛以特展吸引人潮,用各種宣傳手法吸引大家的興趣,例如最近剛結束的絲路展,展覽極力表現絲路的繁華、藝術與文化往來,大賣相關紀念品,還有復古的點心。可是美麗繁華的絲路,底下卻也有許多政治變更、戰亂,同樣是影響絲路的重大推力,卻被省略不談,這樣的方式其實也不夠多元敘述,帶給民眾深入的思考。帶給觀眾快樂驚奇固然重要,但在展覽中給大家更多啟發,是否更是博物館的價值所在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