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警句、侼論、文字巧戲



=======================================================
華美的外殼下,裝著的究竟是珍寶,或是梓渣?

有一段時間沒發文了,感覺有好多東西可以寫,又不知道怎麼整理。大概是寫作怠惰期吧…每次寫的主題都頗大、很難收尾,這次決定來寫一個比較小的題目,而且跟博物館沒有關係,而是跟解讀文字比較有關係,運用的地方很自由,不過我覺得對我的文字解讀能力有不小幫助。

前陣子已經介紹過<艾可談文學>這個文章,也以它為靈感來源寫過文章,不過跟他的書中內容關連不大。今天就來發表對於其中一篇文章的看法,內容如題目所示,是關於警句是否一定講道理的討論,看完這篇文,發現許多看似警句的名言,其實有時只是精湛的文句,道理卻似是而非。作者是為了探討王爾德作品中許多巧妙又模稜兩可的警句作此討論,不過有鑒於這樣的情形許多文章,或許是被人稱道的佳作也會出現,所以覺得分享一下也頗有意思。

這時候一定要舉例一下,如何看穿警句巧妙文字運用下的真面目呢,「反讀」是一個很直觀簡便的作法。例如「自然就是美」這句話,反讀成「文飾就是美」正反兩者都說的通,因此這樣可置換式的警句就是一個「不真」的敘述。

書中有許多好例子,這邊節錄兩句:

許多人輕視財富,卻很少人知道如何慷慨運財富。
 很多人知道如何慷慨運用財富,卻很少人輕視它。

幸福存在事物中,而不在我們的品味裡。
 幸福存在我們的品味裡,而不是事物裡。

而侼論又是另一回事,它是聽似奇怪逆耳,但又無法反讀的論述,能為讀者帶來更多思考,精選一些例句:

處女情結就是想要玷污處女的人的情結。

為求完美,他缺的只是一個缺陷。

懲罰只是用來威嚇那些根本無意犯罪的人。

看完這篇文章,深深覺的文字力量之可怕,創作可以美而不實,但若不深思,而因文字的華美巧妙把內容囫圇吞棗接受了,就很難更深入的解讀文字涵義。在美麗的文采華飾下,文字要表達什麼,需要將彩色蒔繪的外殼仔細撥開,探究其核心真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