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20090328博物館建築與古蹟保存討論會(下)



柱廊(colonnade)的圖片 (圖片來源: http://www.karlovy-vary.cz/images/foto/mlynska05.jpg)



迴廊(arcade)的照片,建築牆面的拱型凹進去的空間就是 (圖片來源: http://www.wfaa.com/images/slideshow/031309_today/images/24s.jpg)

================================================================================

這個演講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希臘城邦與羅馬帝國建築的差異性,在與西方文化有隔閡的我們眼裡,羅馬建築大量模仿希臘,感覺差異不大,但其實因為羅馬帝國四處征戰擴張版圖,因此軍政的力量也會在建築中體現。繼承希臘的建築元素,可是將建築規模擴大以彰顯帝國強盛,柱廊或迴廊、還有廣場等,變成營建醒目空間的方法,原本用以討論的功能消失。而Schinkel、Klenze則在博物館建築上復興希臘城邦時期建築的概念,並多方採用不同的風格如新古典、浪漫風格等。更重要的是,他們透過建築牆面的浮雕,來強調市民自主的概念。他們屏除拿破崙帝國誇顯軍功的氣息和從羅馬帝國建築變形的哥德式建築(空間利用較不實際),用希臘城邦政治的理想來表現歡迎市民進入博物館的訊息。在我的觀察看來,古典美學的對稱均衡對十九世紀歐洲建築有深遠影響,就算是Schinkel、Klenze做了一連串建築實驗,也還在這樣的美學框架裡。不過因為理念的不同,相同的建築元素還是可以變化不一樣的可能。

用十九世紀的例子反思現今台灣博物館建築的發展,我覺得如何用大家能接收的建築語言來表現博物館為全民資產、加強民眾對博物館的認同是很重要的。十九世紀公共博物館的概念能深植人心,與建築成功使用「希臘雅典」這個大家熟知的文化符碼很有關係。藝術品從王室收藏變到人民共有,如何讓人民知道這一點?用「我們是繼承希臘城邦傳統的公民」這樣的概念來類比,人民便能較為容易接收這樣的概念,並在這樣的空間加強市民自主、參與文化活動等概念。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藝術品一直是私人賞玩的概念,博物館的概念是從西方移植的,雖然現在大家也對博物館很熟悉,但對這樣的機構,是否真正有保存國家資產、人民應參與文化保存等想法,似乎不是很肯定。否則博物館不會被某些人當作帶動地方觀光、建設的工具;或覺得要請有名的博物館到當地來「增添文化氣息」。博物館要能真正深植一個社會,應該要能反映更深沉的文化認同。開會前言師大藝術史研究所的曾所長便提到在柏林,市民熱烈參與博物館營建的公聽會,他們將博物館營建看作代表自己的國家、城市、乃至自身認同的課題,不可不關心。如何讓台灣的社會也能有這樣的認識,與博物館是否能長久、永續經營,有密切關聯,是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