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微笑彩俑- 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觀後心得 (觀察篇)


辦特展衝人氣之餘,有些事也不能忽略

=====================================================================

參觀歷史博物館的特展次數不少,不過每次去總在欣喜和失落中擺盪,喜的是題材甚合我心,每次的積極宣傳也十分吸引人;失落的是窄小的展場、人潮、和展品其實沒幾件,與宣傳給人的感覺不符合。仔細觀察每一次歷史博物館辦特展的策略,就會發現這樣的現象無限的循環其來必有因,優點也是形成缺點,如果根本缺失不能改進,那每一次的特展應該都會是這樣。

每次造成觀眾不滿最大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宣傳做得很大、宣傳詞也非常動人,但是到了展覽現場,卻又無法感受到宣傳詞所說的氛圍。例如這次微笑彩俑的展覽文案如下:發現中國史上最初的微笑,找回生命中最動人的力量。這個宣傳把俑放在重要位置,也讓人對造就這個陵墓的時代充滿好奇。但是到了展場,窄小、展品和解說單調的排列,被拿來大作宣傳的彩俑擺著沒做什麼特別安排,就一個單純的文物展覽。當然對於了解漢代文化、來看展示是為了接近實物的人來說,單純的展示並不妨礙欣賞展品。但對於被宣傳吸引而來的民眾來說,他們絲毫沒有感覺到被引導、也沒有探索地下王國與漢代文化的感覺,只看到一些不清楚的片段、簡短的解說,然後若有所失的回去。在展場也聽到兩個小學生說,網路的解說比現場好多了,看現場展覽反而不清楚。會給觀眾這種感覺,只能說博物館沒做更活潑的體驗現場感覺,展場太小人擠人也是大問題。

又回過頭來看每次史博館特展都人擠人的問題,除了展場太小,積極的宣傳在這時也變成破壞觀展品質的兇手,越積極宣傳、發行預購票,引來越多觀眾,展場越容納不下。而為何要積極賣票,搞得人擠人,自然是因為請來重要展品,必須回收成本。這樣的策展,感覺有企圖心,但是真的去參觀又會覺得風聲大雨點小,好像只是想搶錢還是增加參觀人數。博物館學的書告訴我們,特展是宣傳促銷活動而不是常態,讓人不禁思考史博館自身館藏沒有做出名號,頻頻辦特展吸引觀眾,是不是好策略。在展場聽到有人說微笑彩俑是「鎮館之寶」,不免有點心酸,到底史博館的「鎮館之寶」在哪呢?

我想展覽除了衝人氣,參展的品質也要兼顧,同時特展雖能滿足衣食的人氣,但一個博物館沒有自己的特色是很不好的事,我想史博館如果要更能滿足觀眾期待,應該打通隔間製造一個大展覽室、宣傳與展場佈置能契合、不貪多觀眾保持參展品質、更重要的,努力發展自身特色館藏,否則史博館給人的印象只是「策動外來特展團隊」,策動特展以宣傳自己的用心也是白花。

<附註>
策展人員對觀眾的認知狀況不甚了了,我在看銅鏡時旁邊一直有人說: 這個面凹凹凸凸怎麼照啊? (那是背面的裝飾花紋&手握處,當然凹凹凸凸) 我偷偷在旁邊說那是背面,還有人說: 正面怎麼照得不清楚 (有銅綠是要多清楚,而且銅鏡能跟玻璃鏡不能比) 建議解說要跟大家講鏡子正背面怎麼看。看來博物館員和民眾之間還是有頗深的鴻溝啊~

微笑彩俑- 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觀後心得 (觀眾篇)


微笑彩俑就是她~ 在展場還被稱為東方維納斯

=========================================================================

趁暑假有空,挑個非假日早早去看展,會去看這個展覽是因為對於漢代藝術的興趣,而且漢代彩俑也不是這麼被大家注意,所以跑去看看實物長什麼樣子。這次的展品很有意思,不過擁擠的展場和非常傳統、略為死板的展出方式(這兩者其實有交互作用,下面會解釋為何有這樣的想法),讓這次展出扣分不少。其實這次的展覽,其優點和問題都是很久以來的現象了,藉由這個展覽,可以觀察歷史博物館近年來舉辦大型特展、力邀重量級展品的成果和缺失。為了不讓大家覺得看文章像是看秋後算帳,特別將心得分作觀眾篇和觀察篇,前者純抒發看這個展覽的感覺,後者就是對這個展覽策展、安排的一些看法,大家根據喜好進入。

<觀眾篇>

特地挑非假日早上前往觀展,但到展場時依然可以看到不少人潮塞滿展場,觀眾大概是放暑假的學生和退休的社會人士組成,我發現歷史博物館的宣傳每次總是能吸引相當多的民眾,而且歷史博物館每次展覽網站為中小學生做的學習遊戲和解說,也頗受歡迎,因此雖然大家對史博館的展覽總覺得過於擁擠、不舒服,每次還是能有不少人潮。再來自然是因為展場過小,所以幾批團體觀眾就能塞滿會場,估計如果特展沒有星期一也開放,人潮會更稠密一些。不過雖然人多,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等候一點時間都能順利近距離看展品。

一進展場,腳下的壓克力板裝了複製的動物陶俑,為大家模擬文物出土的情況,通道不寬,大概四個人到五個人的寬度,而且如果人擠滿了也看不到腳下的模擬,所以大家都盡量往兩旁站。這一個模擬區兩側一邊有解說,一邊有展品(包含燻爐、食器、烹調器皿),三個焦點算相當密集,也讓太多人停在這個點不往前,所以我選擇跳著看,有空隙就靠過去。這一區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燻爐,鏤空的雲紋非常精美,而且流動的線條是漢代藝術最讓我欣賞的一點。另外吸引我注意的就是量器和錢幣,能有實體證據了解漢代如何度量、交易讓我頗為感動。

接下來是一個個展示櫃陳列車子的相關用品、玉器、銅鏡、弩弓、印信等,全都十分精巧,即使縮小比例,雕紋依舊十分精緻,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我特別喜愛觀賞銅鏡和陵墓官印。銅鏡背面的紋飾較秦代更為流線、靈活,精美的花樣加上銘文刻上一些勉勵或吉祥的字句,讓鏡子除了原有功能更有附加意義。陵墓官印的花樣是一烏龜,雖是縮小版印章依舊很仔細的刻上六角花紋,拿在手上把玩想必十分有趣,不過用放大鏡觀察依舊能欣賞漢代工藝之精巧。

場中有一小區是影片,大致上介紹漢陽陵的挖掘和保留區建立,猜測是大陸那邊的宣傳影片,對漢景帝時代的事件介紹有些缺乏是缺點,而且呈現方式略為死板,不過看到大陸的保留區非常雄偉,重建陵廟闕樓,心嚮往之啊。

接下來是俑區,包含著衣俑、裸俑、動物俑,人物有仕女、女侍男侍、樂舞者、士兵等,也有閹人宦官。展場有漢俑和秦俑差異之比較,這裡不贅述,大致上最大的差別就是漢俑人物比例縮小、手使用木頭製作、許多俑衣服是真的布匹披上去而非陶土造型著色燒製;此外俑的題材大大拓增,不若秦俑皆是男性兵士,從這裡也可看出漢景帝的性格和偏好。我個人認為漢俑的制法、造型根本差異不大,但是漢俑給我一種更飛揚的曲線的視覺效果。特別是舞者俑,他身體微彎、衣袖展開的動態感,是威武霸氣的秦俑所沒有的。

或許應該說,秦始皇建立的是地下軍團,漢景帝則是地下皇宮,把現世的宮室樣貌、在皇宮生活的各種人、典章制度都搬到陵墓裡,整個陵墓所保存的,是西漢上層階級的生活面面觀。不過就花錢手筆,漢陽陵大概遜於秦皇陵,它俑的製作方法比較省錢省事,缺點就是保存期較短,俑上的衣物、木手都爛光了。但它展品的多元熱鬧,展現的漢代生活樣貌,十分吸引人。對漢代生活有好奇想像者,這個展覽值得去看看。

接下來是用陶土製作的牆、屋瓦、瓦當、地板、水管和縮小比例的穀倉、水井等,都是較大型的陶土雕塑。但是製作依舊十分精緻,有青龍花樣的磚頭我十分喜歡,因為那隻龍的造型是很經典的漢代風格(從戰國到漢代都有出土發現類似的造型),線條極為流暢活潑。水管有直型跟U型接頭,燒製已不簡單,還刻上花紋,真是只能用佩服來形容。用一句話蓋括,漢代工藝除了寫實細膩,也非常流線、動態、伸展、活潑,有些技法還略顯生澀不成熟,但卻有另一種吸引力。

陵墓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把過去的生活埋進地底,隔絕外界時光的流轉,置身其中,彷彿回到過去,有點像時空膠囊的作用。歷史不再只是文字,而是真正的生活。雖然展場有些缺憾,但是那種跟過去面對面的感覺還是令人感動的,當然,事前對漢代歷史作一點功課會更好。

展覽網站 (可看展品,歷史大學堂問答蠻有趣的)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一篇訪問引發的胡思亂想...



我想看到,掌握美學經濟市場那雙無形的手

============================================================

想寫這篇文章的起因來自於中時樂活2009/6/21刊登的這篇文章-- 美學超能力

不過其實我要寫的內容跟這篇文章沒太大的關係,主要只是因為我被這篇文章的幾個關鍵句激發了~

關鍵句如下:

跟著整個環境的變化,追求大眾的共鳴,並兼顧美術上想要表達的意境。希望不只是我在產品中追求的表現受到青睞,更希望能在市場上發酵、釀成流行。

除了積極準備,許多創意也必須像庫存一樣留在腦子裡,等候時機, 遇到適合的機會就要馬上擦出火花。

藉由國際認同找回藝術的價值。

這真是在美學經濟市場打滾多年的血淚談啊~ 想讓藝術創作變成商品,或是想讓一個概念風行起來 (像是 "慢活"),需要的便是能找到市場需求,抓準時機推出,這和一般的商品行銷是並無二致的。

我因而產生的發想是,一般商業有商情資訊,那美學經濟的商情要怎麼得知呢?這可不是能用原物料生產或使用者需求能判斷的,因為在美學經濟中,市場需求可以隨時被創造,轉向的速度也常令人措手不及,所謂推動市場無形的手,要怎麼被 "有形"的觀測。美學經濟除了文化環境(大眾喜好、權威認可)、物質環境(有閒錢),還有什麼變因?這...真是問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都難以解釋的問題啊。而且,在環境差的時候,人們還是會去追求某些必需品外的東西得到滿足啊,那麼這樣的需求可以跟美學經濟怎麼連結?

又假如,如果以後美學經濟的市場需求可以被掌握,每個消費者、創作者都能得知現在市場喜歡什麼樣的創作商品,那樣的光景會是如何,創作者如何在市場與堅持自己的理念取得平衡?如果消費者知道這些數據,又還會願意跟著這樣的數據走嗎?

美學經濟的研究,真是深不可測啊~ 這點對任何文化機構都是一大挑戰。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我們的博物館發展史呢?



美國國會圖書館主持的American memory計畫的標誌,數位化美國重要歷史文物圖片or歷史照片等
典藏文物,更重要的是蘊含其中的記憶,它是從不間斷的述說著的,等待被書寫下來

===================================================================

這篇文章算是應觀眾點播寫的吧,緣由是因為和友人聊天時,他對台灣博物館的發展緣由有些疑問,他想知道在戰亂頻仍的狀況下,當時的執政者怎麼會有將文物作保存陳列的念頭(像搬運故宮的文物),當時中國或台灣的環境,有博物館的概念嗎?連生活都有問題,怎麼想建博物館?

對於這個問題,以我的認識回答是:「當時故宮文物剛運到台灣,也只是保護國寶的概念,並沒有開放參觀,博物館的概念式之後慢慢成形。」現在大家認知的故宮博物院(剛建好叫中山博物院),是1965年建成的,在這之前,故宮文物只被儲放、由專業人員進行初步清點研究,而且一開始展覽也少,可能展期過了,故宮就「閉館」一段時間。對這點我友人感到十分新鮮,因為他以前不知道故宮成立的歷史。這或許只是一個事實資訊缺乏造成的小問題,但也從此出發產生一個有趣的大問題:博物館是怎麼被台灣人接受的?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台灣幾家較早開門的博物館,如故宮博物院(1965年)、歷史博物館(1955年),起家的方式都是先接收館藏(如國寶、撤退時從大陸搬出的文物),然後政府開籌備處>> 開設博物館。在這次很粗略的調查中,也發現其實在民國十幾年時,當時中國大陸就有博物館收藏一些考古出的文物(如河南博物館,1927年成立),另外在清皇室搬離紫禁城後,政府也直接就地成立故宮博物院(1925年),當時的政府已知道保存文物的重要,在遷播來台時也不忘搬運文物(然後變成台灣許多博物館的館藏)。

從上面一些片斷的了解,雖然不是很清楚當時的博物館如何營運、什麼人會參觀博物館,但可以稍微觀察出從當時大陸國民政府,到台灣現今博物館發展的兩大特色:

1. 公家接收文物,再成立博物館向外展示
2. 大眾對博物館的成立參與不大

根據之前上中國藝術史的相關課程時老師的敘述,以及一些早期重要的中國藝術史學者著述提及,也可發現民國初期乃至國民政府剛到台灣時,博物館發展的方向,一直是偏向發現文物>> 收藏>> 學者研究這樣的循環,似乎文物就是拿來保存和作研究,一般民眾似乎不太可能有機會(念頭)想去參觀博物館。看到這些狀況,我不由得猜想,在戰爭後,台灣第一批不屬於研究者的觀眾,前往博物館參觀文物時,動機為何、期待從中得到什麼?從以前中國歷史看來,玩賞文物是有錢人或權貴的私人娛樂,從沒有公開的概念,突然有博物館的展覽向大眾招手,將以前藏於私事的文物公開在大家眼前,大眾會有什麼感覺?

博物館如何發展,好像只是一種事實的調查,無關緊要,尤其是台灣的博物館的發展像是歐美驚艷的移植,因此許多談論博物館的書籍常以「台灣博物館是歐美的移植,發展不成熟」來帶過。但深究起來,其實我們接受博物館的背景、過程,其實與歐美大不相同。歐洲中古時期就有陳列室的概念,將珍稀之物放在一個空間,供少數人觀賞、增廣見聞。將物品公開讓人欣賞的概念,十分早就成形。十九世紀許多宮廷珍藏開方參觀、舉辦頻繁的沙龍、藝展也都讓這個概念愈來愈強化,到現代當然是更蓬勃發展。但相對來說,我們主要是因為歐美的掠奪體悟文物有價值、進而收藏保存,因為是「國寶」,所以早期發展是由政府掌握,民眾其實沒什麼機會了解博物館。但因為傳統文化中參觀博物館的概念幾乎不存在,於是從外移植經驗的博物館展覽,和一群對博物館沒有概念的人的相遇,就十分令人玩味了。

文化的移植再成功,也無法完全複製源地的環境,其中產生了哪些異變、造成哪些影響,是重要的探討課題。或許只是無數的小細節,但仔細檢視了解,或許對我們現在社會的博物館面貌,能有更好的了解。唯有了解過去和現在,才能展望未來。不過數十年前,參觀展覽是個奇特的經驗;數十年後,從小就有博物館概念的世代,已不明瞭博物館如何出現在生活中,歷史記憶的缺失,如何影響我們對博物館的認知,值得大家多留意和深思,找回埋沒在歷史洪流中,我們與博物館互動的記憶。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博物館作為文本


-------------------------------------------------------------------------
本篇靈感來源,看這本書真的讓你對 "理解"這兩個字有更多體悟
-------------------------------------------------------------------------

在完成上一篇沒什麼見解、純紓發想法的博物館說故事後,因為閱讀了艾可(Umberto Eco)學術文稿集結成的<艾可談文學>一書,赫然發現我所謂說故事這個議題,根本其實應該當作一個文本的問題來探討,而且人文學者對文本作出的種種探討,也回答了不少我對博物館展示的問題。因為目前身邊沒有太多博物館學的相關資源,目前看過的文章沒有人觸及這個議題,所以也不知道在博物館學界的研究、討論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很理論、也是大老級才能處理的好的問題,不過在還沒接觸任何相關文獻前,先記錄自己的看法,以後再回顧,應該會有很多火花,下面的淺見就請當作一個不完善的草案,所有的批評指教都很歡迎。

在哲學的概念上,世界是一個館藏無窮的圖書館、內容沒有盡頭的文本這樣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波赫士作品對圖書館的描寫,也是對這個議題很好的一個詮釋。因此,稍微轉一個彎,把博物館當作一個文本、一個世界來了解,也說得通。當博物館這個實體(概念)碰上文本,讓我產生許多聯想和問題。

在現代,博物館的概念中,藏品非供私人的喜好賞玩,而是屬於社會大眾,就這個轉變,便讓博物館像已出版的書籍,開放參觀者(讀者)來檢視內容、並與其互動。如果把博物館與觀者的互動和文本與讀者的互動做個對比,大致能得出下面的內容:

文本中的文字、符號--> 館藏(本身即有代表意義、訊息)
文本敘事--> 展品擺放展示方式

如果以這樣的對應關係來看博物館,博物館是如何被觀眾了解的議題,也可以發現兩者道理的相通處。博物館對參觀者的研究,有不小的部份在關注展覽的內容觀者會如何反應,博物館的管理者在某種程度上像是文本的探討者,希望知道文本會帶給讀者的影響,並思考一個文本被創作背後的意義和目的效果。但和探討文本者不同的是,博物館的經營者對「文本」的講究,是希望引起觀眾的興趣,進而吸收展覽這個文本傳達的訊息,同時希望內容是中立沒有特殊立場的,因此不想讓觀眾接受到太多「有詮釋」過的東西。

這時以文本的概念(或白話的說是意旨傳達)來看,突顯出博物館想要表現「中立」的問題,任何的敘事都有其目的、觀點,因此不可能中立。而且一個不表現目的觀點的敘事,常常無法吸引人,也無法達到博物館想要達到「引起觀眾的興趣,進而吸收展覽這個文本傳達的訊息」這個目的。而博物館怎樣才是「專業」、「客觀」的,也變成一個永遠都有爭議的議題。

這時艾可對於文本的探討,反而引發我反過來思考,既然絕對客觀根本做不到,何不明確表現立場、表現展覽的「意義」?

回過頭來看近年博物館提倡活潑的展覽方式,或是像上一篇所謂的「說故事」,解析它受觀眾歡迎的原因,其實便是它營造了觀者所喜愛的文本,讓觀者被展覽表達的敘事吸引。所有利用博物館展品辦的講座、推廣課程,其實道理也都是一樣,只是看敘事者、立場為何罷了。

既然只要有互動就有不同的詮釋,沒有詮釋對人無法產生意義,那麼博物館是否能嘗試營造某一個觀點意識,且明確的告知觀者,如此既不用擔心客觀問題,也能讓觀者覺得「有所得」?

現在的展覽放入越來越多的解說導覽,其實說到底,便是要為展覽這個「文本」更有效的與觀者互動。但是在「說故事」時,若是又想營造自己的資訊「中立客觀」,那似乎反而對觀者是一種誤導,因為一樣的事物,被用不同的「符號」和「敘事」傳達,與人的感受相當不同。但如果接受文本被解讀的無限可能,並開放各種敘事的方式,反而才能讓博物館的藏品在觀者心中永遠存活,只讓藏品以固定的形式被解讀,反而讓藏品「死亡」。

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博物館或檔案館十分鼓勵學者利用藏品做研究,並且將研究所得發表變成展覽。但這樣的努力,卻又無法讓展覽意涵為一般大眾了解,或許最大的障礙,便是沒有意識到自身為文本的創造者,堅守一種「中立」的敘事吧。如果博物館要說故事,那就盡情的表現,只要知道自己的立場、自己敘事的意圖為何,並也讓聽故事的人能抓到你的意圖。我也期待,未來有可以讓觀者的意見動態變成展覽一部分的展覽(有賴資訊科技)。

個人的淺見,歡迎指教。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博物館觀光說故事


想要游客蜂湧而至,有撇步的啦!(圖片來源: http://www.scps.virginia.edu/travelandlearn/Paris/images2/Louvre_gallery_1.jpg)

今天這個世道,應該沒有博物館敢講他們不重視觀光客。雖然觀光客可能(或一定)造成一些人潮湧擠、嘈雜、難以管理、觀展品質下降…但是就博物館人氣、收入等方面,觀光的確是很大的收益。

如何讓自己的博物館增加觀光潮(或說是人氣),是近來博物館積極行銷的重點,特展、活動是最常使用的方式,不過本篇文章想要強調的是一種很難刻意營造、但效用非常長久的方法—

也就是說故事法~

最有名當然是達文西密碼是也

故事人人愛聽,在企業界也強調說故事的力量。故事的確能激起人對事物的興趣,就算半真半假,還是會引發人前去「朝聖」。近來西洋美術也借重故事的力量,做出以一幅名畫為出發點,討論其創作故事的教學片型態。影片中串連歷史場景、模擬戲劇、音樂,再配合權威者解說,讓資訊的接收變得更愉悅。

說故事的方法在國外已發展成熟,但是國內這樣的作法仍不夠興盛,內容編排的吸引力也較差,或許是因為推廣和研究沒有結合得很好,說故事這塊是台灣的博物館接下來該好好經營的一塊。但是身為博物館經營者要注意,說故事不是編故事,不然就是小說家了...(丹布朗是小說家,所以才能編自己要的故事)

又是一篇亂發想的文章,不過會想發其實是因為我對很想看到中國或台灣的歷史、藝術介紹給一般大眾的方式能更生動,不然連我們自己都對生長的土地孕育的藝術沒興趣,好像有點可惜。

【附註】目前想到應該能吸引人的中國藝術史教學片標題:
1. 八大山人密碼
內容簡介:在滿清政府入關文字獄下,自由的靈魂依舊不受束縛。朱耷,明朝皇氏後代,裝瘋裝聾,出家為僧,寫下的詩句晦澀難懂,詩書雙絕。他的落款「八大山人」,合起來看想傳達的是哭之或笑之?神秘符號落款是想傳達3/10清兵入館的亡國之痛嗎?

2. 富春山居圖-- 乾隆的名畫筆記本
內容簡介:歷時多年完成,在收藏家手上流轉、險經燒燬…,最後進入清宮被當作贗品,卻也逃過被乾隆御筆揮灑的命運,它背後故事,又有哪些故事不為人知?

逃過乾隆御筆的富春山居圖,隱隱還有火燒痕跡 看故宮的放大圖可以自由觀賞細部喔~
按我

最近寫不出正經的東西,都在狂想中,也是幫上課內容做個筆記…有這樣的影片我第一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