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畫家、畫師、畫工?-- 我看文化創意產業



文創正風行,但要發展文創產業需要作好哪些準備呢?

==================================================================================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所以也只是簡單的提一個疑問。

現在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漸漸熱門起來,儼然成為續航台灣競爭力的新契機,幫助台灣「走出去」。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文化仲介機構,也漸漸增加,幫助市場與創作者連結,也有不少研究所以文創為名。在這樣的浪潮下,也引發我思考一個文藝工作者長久以來的大問題,文藝創作者在實質利益和社會地位的待遇是要如何比較適當。

文化創意產業建立的根基,也就是要幫助創作者為社會所知,並讓他們的才能可以有實質獲利,支持他們繼續創作,同時也讓社會享有藝術的美好。而藝術創作與錢一直是一個曖昧難解的題目,沒有經濟的支持,一個社會難以出現豐富高品質的藝術內涵;但說要經濟支持,如何支持、支持誰、怎麼判斷自己的付出有「適當回收」,又十分主觀。但若說藝術無價、應無條件支持,資源有限,似乎也不太可能採如此作法…

以上是從市場角度來看,而從創作者出發,一個文藝創作者會希望自己是受如何的待遇呢?要多少資源才是充足的?一個文藝創作者該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王、有專業的上班族、或是有專業的技工?以畫家為例:在歷史中,被人視作偉大的畫家的,甚至可以為自己爭起到與貴族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也有較平庸的畫家,經過拜師、比賽得獎、進皇家學院,像考試資格通過的公務員一樣有安穩的生活;也有熱愛自由、憑自己心意作畫的畫家,雖酬勞微薄,但他以畫工的精神,生活清苦卻努力作畫,如梵谷覺得畫家應像工人。

或許文創產業最大的問題便在於,如何磨合社會和創作者心目中認為一個創作者該受如何的待遇吧。而文化創意產業者更要深思,自己除了能幫助市場喜愛的創作者,如何給不迎合市場的創作者一個生存空間,資源如何分配?創作是凌越物質的,但回歸物質的問題,必須思考、必須作的,還有很多,而且是創作者與社會都應思考協商的問題,不能只有單方面吶喊。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What do you ask of a museum?



由數學符號組成的國字

符號有無限的組合與可能,博物館亦如是

圖片來源: http://photo.bj21221.com/2008118213634.jpg
===========================================================================

最近一期(23卷2期)的博物館季刊的主題為「博物館的社會角色」,以理論與實例探討博物館如何與大眾互動,或者說,圖書館的資源如何充分為大眾所用。

博物館能為社會所用,是近代博物館發展的前提,因為符合近代博物館定義的「博物館」便是讓館藏不再是少數人專屬的珍藏,而是大家共有共享的資產,同時也不是單純的將藏品炫耀展示,還要以與觀眾對話互動的企圖。博物館將因個人品味癖好而聚集的「私」物品轉為大家皆可觀賞接觸的「公」物品,「公開」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動作,而是一連串的質變,影響博物館從入藏到展示種種層面。

博物館服務對象從私人轉為社會大眾,因此飄忽多變的「大眾」成為近代博物館永恆的難題- 大眾包含哪些人?什麼樣的活動是大眾要的?博物館要完全聽從大眾的需要嗎?這期的博物館季刊中趙婉真小姐以消費的角度來看,認為在鼓勵消費的現代,大家越來越常消費符號、體驗,符號與體驗甚至脫離商品實體,例如品牌、廣告宣傳,都致力於創造新的符號和體驗提供給消費者,希望讓消費者因為商品附加的價值觀、概念認同,而產生對某樣商品的偏好。而本期許多以博物館實務切入的文章,則大多說明博物館如何積極配合使用者需求,提供館藏送到學校教學的服務;或是針對不同使用族群(如青少年)舉辦展覽。

在我看來這裡有兩個不太相同的角度,一個是從體驗、引發民眾興趣出發;一個則是全力配合民眾不同的需要、並發揮博物館館藏的教化功用。前者可以讓學習更有趣,後者則讓博物館不淪為shopping mall或遊樂場。學習體驗、體驗學習,是觀賞有故事、有意義的物品時,最為珍貴的經驗。而從各篇文章也可看出端倪,配合使用需求、提供教學資源是較易實行的,但如何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卻是困難的。有了教材,如何引導學生、誰來引導學生,似乎沒有完美的解答。而博物館的藏品除了教育、又要如何帶給大眾更多思索面向和難忘的經驗,似乎是最棘手的。

或許發現民眾對博物館的要求還不夠,還要主動製造大眾對博物館的需求,博物館的實務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吧。畢竟當使用者不知道產品功能還有哪些可能性時,總要有先鋒願意創新,產品才能進步吧。體驗經濟告訴我們的,不就是創造不同的符號需求嗎?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世外桃源龐畢度特展- 展覽主題與觀眾溝通(下)



米羅的藍色二號,簡單、抽象、又令人十分舒服的作品,在看了一堆畫作後看到它十分舒緩身心

===================================================================================

有趣的是展場還有放電影,分別是Blunel的黃金年代、跟一個導演(忘記名字)未完成的電影作品- 鄉村一日旅遊,黃金年代是超現實主義電影代表作,不甚好懂、許多意象又要懂西洋文學或藝術;鄉村一日旅遊則是以通俗的方式表現都市人對鄉村自然生活之嚮往,表現現代都市生活樣貌。我覺得放電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現在的人很習慣觀看媒體接受刺激。不過這兩部電影都沒有簡介我覺得是失策,因為這兩部電影,特別是黃金年代,沒有介紹是絕對不知道它要表現什麼的。且觀眾也會很納悶這兩部電影跟外面的畫作有何關係。看觀眾的反應,許多人應該覺得黃金年代不但看不懂,有些畫面還很猥褻,其實這兩部電影很能表現現代藝術的打破框架以及大眾追求娛樂兩個面向,沒解說真有些可惜。

除了展場佈置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在於現代藝術本就不是只有表現美,有些甚至表現顛覆美、醜惡、慾望等。要能做更好的解讀,了解西洋藝術過往的傳統累積十分重要,否則很難看出現代藝術想打破什麼、表現什麼。它不向以往的藝術,看不太懂還能稱讚畫得很漂亮,有許多是以顛覆、異常、令人尷尬、抽象來激起觀者的想法。因此,或許博物館該提供更多引導和講座,幫助觀眾去理解這些創作的背景。如果能理解,觀者或許能從破壞顛覆中,看到不一樣的價值與力量。觀賞時看到一個年輕母親對自己幼小的兒子說這幅畫羞羞臉、那幅畫羞羞臉(展品中有幾幅畫出陰毛乳頭、明顯是描繪凡人肉體的畫,顛覆以前裸女畫的表現方式),我只能說,現代化的過程是令人有些不適的。

世外桃源龐畢度特展- 看展覽主題與觀眾溝通(上)



普桑,阿卡迪亞的牧羊人,表現古典主義精神,表現仙境仍逃脫不了死亡

============================================================================

龐畢度中心珍藏於4月18日開始,展出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重要現代藝術創作。除了展出的作品重量級,策展人也別出心裁以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內容,發展出十個子題來表現「世外桃源」的種種面向。作品內容和題目討論當然有十分多值得討論的地方,但是這篇,我想探討的是策展人的設計規劃,跟觀眾的互動如何。

在主題設計上,我覺得讓展覽有一個母題想法,是一種不錯的嘗試。一般的展覽多以一個很概括的畫派、時期、畫家為展覽主題。阿卡迪亞這樣的主題,可以說是比較主觀的剖析,但也提供觀者一條明確的思路,讓他循著脈絡發覺和思索。有意思的是,普桑是古典派末期的代表,是歐洲傳統藝術表現方式的巔峰,無論是透視、光影、圖像表現、人體表現都十分完熟。而在古典畫派完熟、僵化時,薪的藝術表現方式逐漸打破以前的美學定義,走出不一樣的路。儘管他的子題下放置的畫是否符合這樣的歸類值得討論,但從這樣的角度看現代藝術,的確是一個很完整有系統的方式。

但雖然這樣的安排相當用心,不過我也覺得有幾個問題。第一是「世外桃源」這個名稱。雖說策展人配合亞洲文化,想到「世外桃源」這個中西似乎共有的概念,但世外桃源的樣貌為何,文化差異還是十分大。西方的世外桃源,或該說阿卡迪亞,其形象和古希臘的神人共存、自然無禮教、無憂無慮相關;而東方的桃花源則是與儒、道的概念都有些相關,既是與世無爭、無為而治;也是一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狀態。可以說桃花源偏像一種理想的社會的描寫;西方則是強調人在大自然不受拘束、快樂無憂的生活。在現代藝術下,阿卡迪亞也變成逃離歐洲文明束縛、回歸原始(primitive)的一個寄託。這兩者定義是有不少差異的,且在繪畫語言上,不少使用的意象也需解說才能讓不同文化的人理解。

當然釋題本就有很多想像空間,這些差異都可以有個人想像。不過在展場佈置上,我覺得溝通主題的效果不是這麼理想。展覽的主題來源- 阿卡迪亞的牧羊人以投影的方式投射在入場的門帘,讓觀眾穿過進入會場,旁邊放有解說告訴觀眾這幅畫的用意。但是許多觀眾根本沒注意,穿過直接看畫,使得引導失敗。展覽定的子題在牆壁上很不顯眼的標識,也讓許多人忽略畫作與子題的配合。最後觀眾還是單純看畫為多。根據我的經驗,有任何引導,都應該在牆壁上以大片圖文顯示,才能吸引人觀看,因此這個展覽的佈置,雖有巧思但成果並沒有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