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星光博物館




電影<博物館驚魂>的海報,晚間的博物館能帶給人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近來國內博物館都開始晚間開放,像是故宮週六晚間開放、北美館晚間全館開放、歷史博物館週五開到晚間八點半、十三行博物館晚間舉辦音樂會等。舉辦的方式不一而足,有的只是單純延長開放時間;有的則是有計畫的舉辦各種活動,吸引民眾晚間前來從事休閒。像是台北美術館晚間全館開放,還有許多配套措施,並打出「Art we here」的口號,「夜間假日親子活動」、中庭音樂會「樂夜饗宴」、「星光電影院」及「七點檔親子導覽」…,打響了夜間北美館的名聲。

博物館夜間開放,除了配合民眾要上班、晚間才有時間參觀博物館外。博物館也配合民眾喜愛的各類活動,提倡到博物館休閒娛樂,故宮還打出音樂、咖啡、美食的標語吸引大家。但是用這樣的方式吸引人群來博物館,對博物館有何好處、有何值得思考的地方,個人認為可分幾個方面:

營收增加

因為夜間開放吸引的人潮,最直接的便是增加參觀人數,也增加了博物館周邊設施賺錢的機會。例如故宮打出咖啡、美食的宣傳詞,延長開放故宮博物院內的咖啡廳以及三處餐廳。讓民眾在博物館活動時,也增加了博物館的額外收入。

宣傳

在晚間舉辦大型活動可以吸引民眾的目光何參與,趁機讓民眾對自己的博物館有更多認識。

製造博物館新文化符號

例如北美館將音樂會、放映電影當作博物館夜間活動的一部份,而非偶爾的特殊活動。並且打出Art we here的口號吸引民眾晚上來此休閒,這便是博物館在社會上的象徵符號的轉變,博物館不是單純參觀、學習的場所,還有休閒娛樂的功能。這在現代社會,是被大眾更偏好的走向,也變成博物館吸引民眾前來的重要方式。

雖然夜間博物館有上述的好處,但也有許多人對這樣的方法感到質疑,覺得似乎轉移民眾參觀博物館的重點,原因有以下幾點。

開館時間增長與辦活動所需負擔的成本

夜間開館必須支出額外的人力與電費等,所以也有人認為,其實只要改變博物館的開館時間,從下午到晚上,這樣就可以配合民眾下班的時間,也不用再花更多錢延長開放時間。同時辦活動的花費究竟能不能因為參觀人次增加、或是增加在館內設施如餐廳的收入打平或是增加收費,這也是未知數,因此成本問題,對於經營星光博物館是一大考驗。

參觀焦點轉移

也有人認為辦了許多活動增加博物館曝光以及人氣,但是對於博物館保存文物、展示等主要宗旨是否有幫助?或者只是用以增加人氣,而忽略了博物館的使命?博物館只用經營這樣的活動來增加人氣,會不會淪為便宜的娛樂場所?

星光博物館,我認為是很配合都市人的休閒時間的作法,舉辦一些活動,也可以吸引人潮來參與。不過我認為不管舉辦什麼活動最終都應該要讓民眾對博物館的內容產生興趣,播影片或音樂會,也要與博物館的展品符合,這樣效果才會加乘。如果要主打咖啡美食的休憩活動,可以把它視為更充分利用場地並增加受入的作法,但不能讓這樣的活動忽略博物館本身的展覽或主打,否則容易捨本逐末,浪費了博物館最珍貴的資產。而且舉辦夜間活動也要依博物館的條件、所在區位作調整,如果博物館在地不是很熱鬧的市區、交通不甚方便,可能對觀眾的吸引力也會打折。任何的宣傳方式,都不能只是照抄成功經驗,也要根據自己博物館的特色作調整,才能充分發揮一個新經營方法改變的效果。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讓我們一起迷路吧」- 吉卜力美術館

http://www.youtube.com/v/ZvnvMPRfa8U&hl

<按連結觀賞天下雜誌對吉卜力美術館的報導>

宮崎駿開創的吉卜力工作室製造許多經典的動畫,提供兒童夢想的園地,而影像製造出的夢想若實體化,其效果又更加觸動每個看宮崎駿動畫長大的人。

吉卜力美術館的訴求與一般以漫畫、動畫為主體的美術館相當不同,因為一般以這樣的題材為主題的美術館多是較靜態的原稿擺放、搭配一些模型、相關影片播放。但吉卜力美術館卻強調用帶給觀者驚喜、並重現電影氛圍的方式來呈現展示品。更為有趣的事,展示吸引人的重點並非呈現原始物件- 如原始畫稿,而是將動畫的影像與概念帶到現實世界。真的可以讓小孩爬進去嬉戲的貓巴士、草叢裡驚鴻一瞥的廢棄機械人,這些都是依原始概念、影像再製的物件,但是卻是參觀者的重點,也是博物館認為的展示重點。這與吉卜力美術館的宗旨- 帶給參觀者自由奔放的夢想有關。無論是建館理念提出者的宮崎駿,還是負責經營的館長,他們都不希望吉卜力美術館是一個安靜肅穆、靜態展示一些珍貴手稿的地方,而是兒童或有好奇心的人歡笑的園地,因此在優先性上,經營這樣的空間比保存物件要重要的多。

我欣賞吉卜力美術館的地方,是它對兒童參訪者的友善。巨大的貓巴士是填充玩具,安全又不怕小孩在裡頭翻騰;縮小的羅浮宮展品高度更方便孩童觀看。對兒童而言,學習經驗不只有觀看,常常伴隨活動、與觸碰。像迷宮一樣可探險的展場、能摸摸玩玩的展品都能讓小孩的記憶更深刻。近距離觀賞電影影帶的播放方式,同樣也是滿足孩童的好奇心,並激發他們對電影的興趣。他們對美術館的經營方式,讓人不禁思考,美術館的展示品除了讓觀者體驗實物,是否還能體驗想像?除了對展品做最適當的擺置,是否能像吉卜力美術館一樣,與原作者的創作理念結合,發展更多元的展現方式?

除了欽佩吉卜力美術館能體會兒童的好奇心,用活潑適合兒童的方式展示。不可忽略的是,宮崎駿監製的動畫在日本社會代表的文化符號,許多民眾看宮崎駿的動畫長大,並從中得到許多啟發和感動,這不是單純一個劇情好看有趣、小孩喜歡的卡通影片能夠達到的。如果宮崎駿在日本社會沒有這樣的地位,那這樣的擺設方式可能也只會被當作迪士尼的夢幻樂園來看待。是因為宮崎駿的動畫代表著日本兒童的成長回憶與夢想,才讓大家參觀吉卜力美術館如此感動。從這個例子,也值得人思考,有好的展品好的展示方式,那要如何建立展覽與社會大眾的連結。而台灣的社會,又有怎麼樣的經驗與精神能體現在展覽,可以讓展覽與社會大眾可以產生更深刻的連結呢?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吸引人前往的博物館建築?符合博物館機能的建築?(下)



捷克國家圖書館暨檔案館- 來源: arch.m6699.com/content-10708-4.htm

除了興建期間會引發爭端,完工後也可能有爭議。例如捷克的國家圖書館造型前衛,被人戲稱是章魚,也有許多人認為跟周遭建築不甚和諧。

捷克新國家圖書館惹爭議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700000/newsid_6700200/6700231.stm

除了外殼,內部機能才是能讓使用者願意長期使用的關鍵。具有設計感內裝不一定是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燈光、家具、空間配置、安全等細節都是應該參酌使用者建議的,否則事後使用者不滿意必須更動內裝,除了又是一筆花費外,設計者也可能會覺得有違他當初設計的理念。設計也必須考量參觀者的各種需求,無障礙空間、集乳室、廁所…,都是不可忽略的細節。建築上雖要尊重專業,但將需求表達清楚是出資者應盡的責任。

一個外型吸引人、設計大家都稱讚的建築完工了,在長遠眼光上、也是建造建築的目的所在,最重要的議題便是在人潮之後,這個建築是否帶來長期的使用者、增進這個機構與社會的連結?例如台北市立圖書館的士林分館採用綠建築,優美的外形和建築理念都吸引大家的目光,該建築也得到世界大獎。但也有人批評這樣的建築增進了遊客參觀的人數,並沒有增長太多長期的使用者。或者遊客只在外面拍照,對裡面的內容走馬看花甚至根本沒進去。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總結對這個主題的討論:為何要用一筆可觀的經費來蓋有特色、地標性的建築?除了用建築吸引人群,還要有什麼配合的條件讓這樣的投資效果更長久?

我想,一個成功的建築體就像一雙美觀又舒適的鞋子,但更重要的是有人長期穿它、穿這雙好鞋行千里遠,到達想去的地方。否則再好的鞋,沒人穿也只是蒙塵罷了。吸引人的建築是一個利器,但操作者也要是個高手才能完全發揮它的成效。建築配合內容、內容也讓建築更具意義。唯有對自己的機構發展做出周全的思考、同時增進自己內部的管理,而非趕潮流、一時興起貿然行動,才能讓建築的投資花得有價值。

雖然文中舉的例子包含各種類型的機構,但其實問題都有共通之處,都能用來思考博物館建築的種種議題。一個美麗的建築的誕生令人充滿期待,但如果沒有周全的規劃貿然行動,變成美麗的錯誤就十分令人遺憾了。

吸引人前往的博物館建築?符合博物館機能的建築?(上)



故宮南院概念圖- 來源: 嘉義政府文化處

獨特而可成為地標的建築是吸引遊客參觀的好方法,許多與文藝、教育有關的機構都投入興建特色建築的行列吸引人群,如音樂院、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從早期的雪梨歌劇院、西雅圖的公共圖書館、捷克狀似章魚的國家圖書館、每個分館都有不同風格的古根漢美術館、故宮南院、最近計畫興建的台北藝術中心…例子不勝枚舉。這些由著名設計師們競圖選出的地標建築,不管最後成效是否令人滿意、民眾的觀感如何,它們的確都引起媒體的關注和前往參觀的人潮,宣傳效果卓越。但是長期對一個機構的效益究竟如何,值得大家深思討論。

看過這類建築興建時與完工後的報導,發現建造這樣獨特且通常規模不小的建築,容易發生以下這幾個面向的問題:

1. 經費問題

2. 理念與出資者不合

3. 內部有些結構在正式啟用後發現不合需求

4. 引發遊客參觀,但沒有帶來長期穩定的使用者

經費問題是所有機構大規模興建建築第一個面臨的問題。通常邀請著名建築師來競圖、建築師想要傳達的理念、希望做出的新效果等,都是一筆可觀的花費。這筆花費是否真的要用在一個「美麗的外殼」,或者可以花在更需要的地方?更遑論興建到一半,發現經費超出預期,而剛好碰到景氣低迷,呈現既無法收回花下去的錢,又無法在挹注經費完成建築的尷尬局面,結果建築成了美麗的廢墟。像是著名的雪梨歌劇院,興建時經費不斷追加,最後搞得原設計者與出資的政府不歡而散,後來才由其他建築師接手把建築完成,整個過程歷時十餘年。
雪梨歌劇院的確是建築的一大突破,也成為旅遊必去的景點,但是這樣的耗錢耗時、投資巨大成本,是每個想要建造地標建築的機構在實施前必須好好思考的。當然如何控制經費、確認花費的合理性,都必須與設計者溝通,自己也要花心思去了解建造進度、每項花費的去向等。同時預估經費也要根據別人的經驗,預留一些延伸的空間,會較為保險。

第二個與第三個問題可以一起討論,簡而言之就是使用者期待與成果的落差。例如故宮南院便發生設計師對故宮提起索賠四千萬的告訴,並宣稱只要拿到錢就放棄設計權。一段委任關係走到這樣的地步,自然是十分嚴重,也讓先前花下的經費似乎像拿錢打水漂。引用世界宗教博物館前館長漢寶德2008年11月28日在中國時報發扁的內容,他認為沒有一個籌備處和有建築專業的負責人來監督興建事宜是關鍵,一個建案有太多不同委員會的聲音、院方失去表達意見的機會,弄得最後不知如何收拾。加上當時故宮南院從競圖到選用也太匆促,並沒有好好思考建築裡的內容是什麼、走向為何。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開始一件事都有動機

想要建立這個部落格,其實半為了學業需要,還有一半是自己的興趣和一些胡思亂想。

博物館在台灣的發展尚未十分完熟,期刊文章如是說、民眾對博物館的利用狀況和博物館世界建立已久的歐美相比,也是如此的結論。

單就個人很微不足道的觀察,去參觀博物館的人,趕流行、有氣質的約會地點、做作業所以必須要去等理由,是較大多數人去博物館的原因。真有從博物館的館藏中,獲得什麼比較深刻、能較長期留在心中的想法的,可能人數還不是這麼理想。在博物館學的書籍上所言,博物館應與社會密切互動,但在台灣,似乎這樣的互動不夠長期、也不夠深入。

博物館究竟在現在的社會,台灣的社會,是如何的場域?對使用者的意義為何?博物館要如何因應現在的社會?為何有些博物館的建設被社會上一些群體,認為喧嘩取寵、沒有意義?

這些問題很常被討論,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結論。這裡的文章,只是紓發個人對所見所聞的一些感想。但是藉由在這裡的討論,引起大家的意見交流,將是我所樂見的。